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实验药理学论文

水杨酸钠抑制大鼠内膝体神经元去极化反跳的细胞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1页
    1.1 水杨酸钠的概述第15-23页
        1.1.1 阿司匹林的历史和基本特性第15-16页
        1.1.2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以及副作用第16-17页
            1.1.2.1 阿司匹林的临床作用第16页
            1.1.2.2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第16页
            1.1.2.3 阿司匹林与耳鸣第16-17页
        1.1.3 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水杨酸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第17-19页
            1.1.3.1 阿司匹林的代谢第17页
            1.1.3.2 水杨酸钠抗炎的细胞机制第17-18页
            1.1.3.3 水杨酸钠抗恶性细胞增殖的细胞机制第18-19页
        1.1.4 水杨酸钠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第19-23页
            1.1.4.1 水杨酸钠对耳蜗的影响第19-21页
            1.1.4.2 水杨酸钠对听觉中枢核团兴奋性的影响第21-22页
            1.1.4.3 水杨酸钠对神经突触传递的影响第22页
            1.1.4.4 水杨酸钠对离子通道和受体的作用第22-23页
    1.2 神经元去极化反跳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2.1 去极化反跳的定义第23页
        1.2.2 去极化反跳的产生以及调控机制第23-24页
        1.2.3 去极化反跳的分布和功能第24页
        1.2.4 去极化反跳在内膝体神经元中的生理意义第24-25页
    1.3 去极化反跳相关离子通道以及受体的概述第25-43页
        1.3.1 T-型钙通道第25-28页
            1.3.1.1 T-型钙通道的结构第25页
            1.3.1.2 T-型钙通道的分布第25-26页
            1.3.1.3 T-型钙通道的发育第26页
            1.3.1.4 T-型钙通道在神经元中的功能第26-27页
            1.3.1.5 T-型钙通道与疾病第27-28页
        1.3.2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第28-32页
            1.3.2.1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的结构第28-29页
            1.3.2.2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的分布第29页
            1.3.2.3 超极化电位的门控机制第29-30页
            1.3.2.4 环核苷酸的调控作用第30页
            1.3.2.5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的药理学特性第30-31页
            1.3.2.6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的发育第31页
            1.3.2.7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的功能第31-32页
        1.3.3 内向整流钾通道第32-37页
            1.3.3.1 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结构第32-33页
            1.3.3.2 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门控机制第33-34页
            1.3.3.3 内向整流钾通道的药理学特性第34页
            1.3.3.4 内向整流钾通道与疾病第34-35页
            1.3.3.5 G蛋白门控的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门控机制第35-36页
            1.3.3.6 G蛋白门控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在脑内的分布第36页
            1.3.3.7 G蛋白门控的内向整流钾通道与神经系统疾病第36-37页
        1.3.4 GABA_B受体第37-43页
            1.3.4.1 GABA_B受体的结构第37页
            1.3.4.2 GABA_B受体的分布第37-38页
            1.3.4.3 GABA_B受体的调控机制第38-39页
            1.3.4.4 GABA_B受体的药理学研究第39-40页
            1.3.4.5 GABA_B受体的生理功能第40-41页
            1.3.4.6 GABA_B受体与疾病第41-43页
    1.4 内膝体的概述第43-48页
        1.4.1 内膝体的解剖学结构第43页
        1.4.2 内膝体神经元的特性第43-45页
            1.4.2.1 内膝体神经元的发放模式第43-44页
            1.4.2.2 内膝体神经元对声音信号的加工第44-45页
        1.4.3 内膝体在听觉通路中的投射关系第45-47页
            1.4.3.1 内膝体传出的上行投射第45-46页
            1.4.3.2 内膝体接受的下行投射第46-47页
        1.4.4 内膝体的功能第47-48页
            1.4.4.1 内膝体对听觉信号的门控作用第47-48页
            1.4.4.2 内膝体与耳鸣第48页
    1.5 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第48-5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1-55页
    2.1 脑片的制备第51页
    2.2 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第51-52页
    2.3 实验溶液和药品第52页
    2.4 实验数据分析第52-55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55-73页
    3.1 内膝体神经元去极化反跳的强度与超极化刺激的大小和时程相关第55-59页
    3.2 Ni~(2+)和Mibefrail均可抑制去极化反跳的产生第59-60页
    3.3 阻断HCN通道后超极化静息膜电位导致对去极化反跳的压抑第60-62页
    3.4 阻断Kir通道去极化静息膜电位调节去极化反跳第62-64页
    3.5 阻断GIRK通道压制GABA_B受体激活对去极化反跳的作用第64-65页
    3.6 水杨酸钠压抑内膝体神经元的去极化反跳第65-66页
    3.7 水杨酸钠对T-型钙离子通道电流没有作用第66-68页
    3.8 水杨酸钠对于去极化反跳的压抑作用依赖于其对静息膜电位的超极化第68-69页
    3.9 水杨酸钠对HCN通道电流没有作用第69页
    3.10 水杨酸钠通过GABA_B受体超极化静息膜电位第69-70页
    3.11 水杨酸钠对静息膜电位的超极化作用依赖于GIRK通道第70-71页
    3.12 水杨酸钠对去极化反跳的抑制作用依赖于GABA_B-GIRK通路的激活第71-73页
第四章 讨论第73-79页
    4.1 实验结论第73页
    4.2 实验结果分析第73-77页
        4.2.1 内膝体神经元的去极化反跳是由T型钙通道所介导第73-74页
        4.2.2 去极化反跳依赖静息膜电位第74-75页
        4.2.3 去极化反跳依赖静息膜电位对听觉信号加工的意义第75页
        4.2.4 水杨酸抑制去极化反跳是由于超极化静息膜电位第75-76页
        4.2.5 水杨酸钠通过GABA_B-GIRK通路超极化静息膜电位第76-77页
        4.2.6 水杨酸钠抑制去极化反跳对于水杨酸钠诱导耳鸣的意义第77页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103页
附录1 缩略词表第103-105页
附录2 仪器设备名第105-107页
附录3 实验原始数据名称第107-109页
附录4 本实验中主要溶液的配置步骤第109-111页
附录5 本实验中主要实验设备模式图第111-113页
附录6 记录电极的制备和参数第113-115页
附录7 内膝体脑片的制备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121页
个人简历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