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源豌豆深加工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0 引言 | 第11-19页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0.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6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4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16页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页 |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0.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0.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8页 |
0.4.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0.4.2 研究不足 | 第18页 |
0.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1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 第19-20页 |
1.1.1 环境影响评价含义 | 第19页 |
1.1.2 环境影响评价特征 | 第19-20页 |
1.2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1.2.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页 |
1.2.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1.2.4 系统科学理论 | 第22页 |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 第22页 |
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1.4.1 污染源调查法 | 第22页 |
1.4.2 环境影响识别法 | 第22-23页 |
1.4.3 类比分析法 | 第23页 |
1.4.4 环境影响模型分析法 | 第23页 |
1.4.5 环境影响预测法 | 第23页 |
1.5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 | 第23-2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山东健源豌豆深加工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概况 | 第25-32页 |
2.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2.1.1 建设项目建设规模 | 第25页 |
2.1.2 建设项目建设布局 | 第25-27页 |
2.1.3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 第27页 |
2.2 项目所处环境情况 | 第27-29页 |
2.2.1 自然环境情况 | 第27-28页 |
2.2.2 社会环境情况 | 第28-29页 |
2.3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第29-31页 |
2.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第29-30页 |
2.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30页 |
2.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 第30-31页 |
2.3.4 固体废弃物现状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山东健源豌豆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第32-59页 |
3.1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第32-34页 |
3.1.1 大气环境污染 | 第32页 |
3.1.2 水环境污染 | 第32-33页 |
3.1.3 噪声污染 | 第33-34页 |
3.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 第34页 |
3.2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34-46页 |
3.2.1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第34-38页 |
3.2.2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第38-43页 |
3.2.3 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第43-45页 |
3.2.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3.3 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3.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周围环境概况 | 第46页 |
3.3.2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3.3.3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47页 |
3.4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 第47-57页 |
3.4.1 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 第47-50页 |
3.4.2 水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 第50-51页 |
3.4.3 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 第51-56页 |
3.4.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山东健源豌豆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环境风险及控制 | 第59-65页 |
4.1 项目环境风险识别 | 第59-60页 |
4.2 项目环境管理与监测 | 第60-62页 |
4.2.1 项目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 第60-61页 |
4.2.2 项目环境的动态监测 | 第61-62页 |
4.3 项目风险事故防范及处理措施 | 第62-63页 |
4.4 项目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 第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山东健源豌豆深加工改扩建项目优化建议 | 第65-68页 |
5.1 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 第65页 |
5.2 合理设计污水处理模式 | 第65-66页 |
5.3 强化隔音设施建设 | 第66页 |
5.4 实施固体废弃物跟踪监测 | 第66页 |
5.5 加大危险品检测力度 | 第66-67页 |
5.6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调查机制 | 第6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