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典型农田黑土细菌与土壤碳氮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前言第8-14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2 目的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4-21页
    2.1 供试土壤试验区概况第14-16页
        2.1.1 东北黑土区概况第14-16页
        2.1.2 试验区概况第16页
    2.2 试验设计第16-18页
    2.3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第18-20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0-21页
第3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生理功能细菌变化规律第21-26页
    3.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细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1页
    3.2 氨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第21-22页
    3.3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第22-23页
        3.3.1 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第22-23页
        3.3.2 硝化强度的变化特征第23页
    3.4 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第23-24页
    3.5 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第24-26页
第4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碳氮养分的变化规律第26-32页
    4.1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第26-30页
        4.1.1 土壤NH_4~+-~(15)N的变化第26页
        4.1.2 土壤中(NO_3-+NO_2-)-~(15)N的变化第26-27页
        4.1.3 土壤有效态~(15)N总量的变化第27页
        4.1.4 土壤固定态~(15)NH_4~+的变化第27-28页
        4.1.5 土壤微生物量~(15)N的变化第28-29页
        4.1.6 土壤总有机~(15)N的变化第29-30页
    4.2 不同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第30-32页
第5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功能性细菌与土壤碳氮相关性研究第32-41页
    5.1 相关分析第34页
        5.1.1 不同农田黑土土壤细菌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第34页
        5.1.2 不同农田黑土土壤细菌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关系第34页
    5.2 通径分析第34-37页
    5.3 主成分分析第37-41页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金库”入刑论
下一篇:哈尔滨市出租汽车行业行政执法实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