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面向云业务的光传送网动态路由等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7页
    1.2 数据中心间光传送网和云端光接入网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第17-22页
        1.2.1 数据中心间光传送网控制结构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第17-18页
        1.2.2 大规模多域光传送网信令机制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第18-19页
        1.2.3 多对多组播动态路由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第19-21页
        1.2.4 云端光接入网多业务QoS策略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第21-22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22-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二章 数据中心间光传送网控制结构设计及路由机制研究第30-55页
    2.1 引言第30-32页
    2.2 S-PCE云和GMPLS联合的数据中心间光传送网控制结构第32-44页
        2.2.1 基于GMPLS的光传送网控制平面技术概述第32-35页
        2.2.2 方案概述第35-38页
        2.2.3 功能结构第38-44页
    2.3 基于S-PCE云的路由机制第44-49页
        2.3.1 基于S-PCE的路由信息同步策略第44-45页
        2.3.2 支持策略解析和多约束条件的路由计算第45-49页
    2.4 仿真分析第49-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三章 基于S-PCE云的数据中心间光传送网信令改进机制研究第55-73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双向递归区域重路由信令折回机制第56-61页
        3.2.1 方案概述第56-57页
        3.2.2 PATH消息折回机制第57-59页
        3.2.3 RESV消息折回机制第59-61页
    3.3 数学模型及性能分析第61-67页
        3.3.1 多域光网络信令折回问题数学建模第61-62页
        3.3.2 重路由成功率性能分析第62-64页
        3.3.3 连接建立时间性能分析第64-67页
    3.4 仿真分析第67-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四章 多对多组播动态路由算法研究第73-86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多域光网络多对多组播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第74-77页
        4.2.1 问题描述第74-75页
        4.2.2 算法理论模型第75-77页
    4.3 基于时延约束和最小资源占用量的启发式算法第77-81页
    4.4 仿真分析第81-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五章 云端光接入网QOS策略研究第86-113页
    5.1 引言第86页
    5.2 方案概述第86-88页
    5.3 基于负载均担的动态流量均衡策略第88-90页
    5.4 流分类、优先级映射与业务识别方案第90-95页
        5.4.1 流分类策略第90-92页
        5.4.2 优先级映射第92-93页
        5.4.3 业务识别方案第93-95页
    5.5 组合分级队列调度机制第95-96页
    5.6 基于40G相干PON系统的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第96-111页
        5.6.1 40G相干PON实验系统概述第96-97页
        5.6.2 基于负载均担的动态流量均衡策略实验验证第97-103页
        5.6.3 组合分级队列调度机制实验验证第103-111页
    5.7 本章小结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13-116页
    6.1 论文总结第113-114页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114-116页
附录 缩略词第116-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120-121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淑装产品系列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