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间套作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 1.2.1 间套作模式研究 | 第13-14页 |
| 1.2.2 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14页 |
| 1.2.3 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4-16页 |
| 1.2.4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 1.2.5 间套作对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4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20-21页 |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21-22页 |
| 2.3 大田试验调查采样 | 第22-23页 |
| 2.3.1 土壤水分测定 | 第22页 |
| 2.3.2 土壤养分样品采集 | 第22页 |
| 2.3.3 生物量观测 | 第22-23页 |
| 2.4 室内实验分析 | 第23-24页 |
| 2.4.1 土壤水分分析 | 第23页 |
| 2.4.2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3页 |
| 2.4.3 土地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4-26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6-46页 |
| 3.1 小麦/苜蓿间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6-31页 |
| 3.1.1 不同处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 第26-28页 |
| 3.1.2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1.3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 | 第30-31页 |
| 3.2 小麦/苜蓿间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31-38页 |
| 3.2.1 间套种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2.2 间套种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3 间套种对土壤全氮、钾、磷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2.4 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 第34-38页 |
| 3.3 小麦/苜蓿间套作的作物地上生长情况 | 第38-40页 |
| 3.3.1 小麦、苜蓿的株高形成 | 第38-39页 |
| 3.3.2 苜蓿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特点 | 第39-40页 |
| 3.3.3 间套苜蓿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40页 |
| 3.4 小麦/苜蓿间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0-46页 |
| 3.4.1 资本投入 | 第40-41页 |
| 3.4.2 产值分析 | 第41-46页 |
| 4 结论 | 第46-50页 |
| 4.1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2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47页 |
| 4.3 小麦/苜蓿间套作作物地上生长情况 | 第47页 |
| 4.4 小麦/苜蓿间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7-50页 |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研究不足 | 第50页 |
| 5.2 小麦苜蓿间套作的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