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华南暴雨主要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华南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主要天气系统研究 | 第9-11页 |
·产生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 第11-12页 |
·地形对华南暴雨影响研究 | 第12-13页 |
·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资料及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资料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降水概况及暴雨发生环境分析 | 第17-23页 |
·降水概况 | 第17-18页 |
·天气形势分析 | 第18页 |
·卫星云图分析 | 第18-19页 |
·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地形重力波产生条件分析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模式方案设计及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23-31页 |
·WRF中尺度模式简介 | 第23-25页 |
·WRF中尺度模式的特点 | 第23-24页 |
·WRF模式系统组成和基本程序结构 | 第24-25页 |
·WRF模式的基本方程组 | 第25-28页 |
·通量形式的欧拉方程 | 第25-26页 |
·湿欧拉方程 | 第26-28页 |
·GWDO参数化方案简介与模式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GWDO参数化方案简介 | 第28页 |
·模式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降水模拟结果与实况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降水结果模拟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GWDO参数化方案对模拟效果影响的分析 | 第31-39页 |
·GWDO参数化方案对模拟效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 第31页 |
·纬向风(U)与经向风(V)的分析 | 第31-33页 |
·模拟效果改善原因的分析 | 第33-34页 |
·涡度场分析 | 第33页 |
·地形重力波拖曳作用 | 第33-34页 |
·GWDO参数化方案在山区暴雨模拟的应用分析 | 第34-38页 |
·2008年6月20-21日大别山地区暴雨过程应用分析 | 第34-36页 |
·2008年6月11-13广西大暴雨过程应用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暖区暴雨形成机制分析 | 第39-51页 |
·暴雨的环流结构与高低空配置分析 | 第39-41页 |
·低空急流上的中尺度风速扰动 | 第41页 |
·对流涡度矢量与暴雨演变分析 | 第41-45页 |
·对流涡度矢量的定义与计算 | 第42-43页 |
·相当位温分析 | 第43-44页 |
·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的分布和演变 | 第44-45页 |
·对流有效位能分析 | 第45-46页 |
·云雾山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分析 | 第46-49页 |
·降水的对比分析 | 第47页 |
·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散度场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论文附图 | 第6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