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水力学论文--水力理论、计算、实验论文--水力计算论文

流场计算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大扩散角流场流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域网格的生成第14-28页
    2.1 四种扩散角的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4-17页
        2.1.1 概述第14-15页
        2.1.2 60o扩散角的三维模型第15-16页
        2.1.3 40o扩散角的三维模型第16页
        2.1.4 30o扩散角的三维模型第16页
        2.1.5 20o扩散角的三维模型第16-17页
    2.2 各种改善流场措施的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7-22页
        2.2.1 变换闸室内支墩时的三维模型第17-18页
        2.2.2 放置导流墩时的三维模型第18-20页
        2.2.3 无支墩方案中加装导流墩时的三维模型第20-21页
        2.2.4 放置潜没式三角翼时的三维模型第21-22页
    2.3 计算域网格的生成第22-25页
        2.3.1 网格概述第22-23页
        2.3.2 ICEM网格划分第23-24页
        2.3.3 网格生成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8页
3 各模型渠道三维流场数值计算第28-36页
    3.1 建立基本控制方程第28-29页
        3.1.1 连续性方程第28页
        3.1.2 动量方程第28-29页
    3.2 选择物理模型第29-31页
        3.2.1 湍流模型第29-30页
        3.2.2 壁面函数法第30-31页
    3.3 设定边界条件第31-32页
        3.3.1 进口边界条件第31-32页
        3.3.2 出口边界条件第32页
        3.3.3 液面的边界条件第32页
        3.3.4 其它的边界条件第32页
    3.4 选择离散方法及离散格式第32-34页
        3.4.1 离散方法第33页
        3.4.2 离散格式第33-34页
    3.5 选择求解方法第34页
    3.6 设置其它参数第34-35页
    3.7 后处理方法第35页
    3.8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不同工况下扩散段三维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52页
    4.1 概述第36页
    4.2 四种扩散角下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45页
        4.2.1 60o扩散角时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41页
        4.2.2 40o扩散角时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1-42页
        4.2.3 30o扩散角时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2-43页
        4.2.4 20o扩散角时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45页
    4.3 来流速度对扩散段流场流态的影响第45-50页
        4.3.1 小流速下60o扩散角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5-47页
        4.3.2 大流速下60o扩散角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改善大扩散角渠道内流场流态措施的讨论第52-68页
    5.1 概述第52页
    5.2 闸室内支墩的影响第52-55页
        5.2.1 两支墩模型的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2-53页
        5.2.2 一支墩模型的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3-54页
        5.2.3 无支墩模型的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4-55页
    5.3 设置导流墩控导第55-60页
        5.3.1 导流墩的外形及安放位置的调整第55-58页
        5.3.2 无支墩模型中放置导流墩的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8-60页
    5.4 设置潜没式三角翼体控导第60-64页
    5.5 可行控导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验证第64-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M技术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