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体制外群体社会疏离现象及其对策--基于浙江省公众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社会疏离理论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3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4 简要评述第14-15页
    1.4 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1.4.1 体制外群体第15-16页
        1.4.2 社会疏离第16页
        1.4.3 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第16页
    1.5 研究设计第16-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研究工具第17页
        1.5.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6 样本实际构成状况第18-20页
2 浙江省公众价值取向总面貌分析第20-29页
    2.1 公众价值取向基本状况第20-25页
        2.1.1 公众价值取向整体基本向好第20-22页
        2.1.2 公众价值取向结构划分第22-25页
    2.2 公众不同维度价值取向发展趋势差异明显第25-26页
    2.3 群体特征交互分析第26-28页
        2.3.1 公众价值取向得分与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相关度显著第26-27页
        2.3.2 分析讨论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体制外群体价值取向偏离表现第29-34页
    3.1 不同职业群体整体价值取向状况差异明显第29-30页
    3.2 体制内外群体价值偏离表现第30-31页
    3.3 体制内外群体经济市场维度价值取向上升空间明显第31页
    3.4 体制外群体经济市场维度疏离现象结果与讨论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体制外群体情感疏离表现第34-41页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的相关性第34-35页
    4.2 不同职业群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渠道分析第35-38页
        4.2.1 不同传播渠道影响力分析第35-37页
        4.2.2 传播渠道影响力趋势分析第37-38页
    4.3 体制外人员主观情感疏离现象表现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体制外群体社会疏离现象讨论与分析第41-47页
    5.1 体制外群体社会疏离研究总结与讨论第41-43页
    5.2 体制外群体疏离现象的原因探析第43-46页
        5.2.1 民生建设制度的空白是体制外群体社会疏离的主要原因第43-44页
        5.2.2 社会制度的不公进一步加剧了体制外群体的社会疏离现象第44-45页
        5.2.3 体制内群体自身建设缺失是体制外群体社会疏离的又一重要原因第45-46页
    5.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加强民生建设,提升体制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第47-56页
    6.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民生建设和思政工作的经验借鉴第47-48页
    6.2 完善民生建设,奠定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第48-50页
        6.2.1 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和广度第48-49页
        6.2.2 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第49-50页
        6.2.3 加强监管力度第50页
    6.3 促进体制内外融合,加强社会包容第50-52页
        6.3.1 提供晋升通道,增加社会流动性第50-51页
        6.3.2 加强体制内群体自身建设和体制外群体二代基础教育,消除代际传递第51-52页
    6.4 创新体制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谐社会第52-55页
        6.4.1 体制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第53-54页
        6.4.2 体制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第54-55页
        6.4.3 体制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第55页
    6.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聚丙烯腈交联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物修饰和氮掺杂生物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