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反恐刑事政策中美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1 刑事政策概论第12-18页
    1.1 刑事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第12-14页
        1.1.1 广义的刑事政策第12-13页
        1.1.2 狭义的刑事政策第13页
        1.1.3 刑事政策的分类理解第13-14页
    1.2 刑事政策的建构与运行第14-18页
        1.2.1 刑事政策的制定基础第14-15页
        1.2.2 刑事政策的建构原则第15-17页
        1.2.3 刑事政策的社会运行第17-18页
2 美国的反恐刑事政策第18-34页
    2.1 美国的反恐方法第18-28页
        2.1.1 军事方法第18-21页
        2.1.2 刑事方法第21-25页
        2.1.3 社会方法第25-28页
    2.2 美国的反恐刑事政策及其反思第28-34页
        2.2.1 以战争为主导的激进刑事政策第28-31页
        2.2.2 侵蚀自由的高压刑事政策第31-33页
        2.2.3 逐步转向的社会政策第33-34页
3 中国的反恐刑事政策第34-42页
    3.1 中国的反恐方法第34-38页
        3.1.1 军事方法第34页
        3.1.2 刑事方法第34-37页
        3.1.3 社会方法第37-38页
    3.2 中国的反恐刑事政策及其反思第38-40页
        3.2.1 预防为主的纵向入罪刑事政策第38-39页
        3.2.2 全盘惩治的横向入罪刑事政策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4 中国反恐刑事政策展望第42-50页
    4.1 反恐刑事政策与公民自由第42-43页
        4.1.1 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第42页
        4.1.2 反恐应平衡自由与安全第42-43页
    4.2 刑法在反恐刑事政策中的定位第43-44页
        4.2.1 刑法的社会保卫功能第43-44页
        4.2.2 刑法的谦抑性第44页
    4.3 反恐刑事政策应重视社会政策第44-47页
        4.3.1 最好的刑事政策是社会政策第44-45页
        4.3.2 社会政策下的和谐反恐第45-47页
    4.4 关于完善我国反恐刑事政策的建议第47-50页
        4.4.1 理性制订反恐刑事政策第47页
        4.4.2 增强调研恐怖犯罪原因第47-48页
        4.4.3 建立有效反馈评估机制第48-49页
        4.4.4 加强反恐工作的公众参与第49-50页
5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
下一篇:网络诽谤情节要素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