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箍缩等离子体常用微波诊断可行性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第1章 电子回旋辐射测量KTX电子温度 | 第12-27页 |
| 1.1 ECE诊断原理 | 第12-16页 |
| 1.2 KTX特征频率剖面和光学厚度 | 第16-24页 |
| 1.3 电子伯恩斯坦波辐射诊断 | 第24-25页 |
| 1.4 章末总结 | 第25-27页 |
| 第2章 反射计测量KTX电子密度 | 第27-47页 |
| 2.1 扫频反射计测量电子密度原理 | 第28-31页 |
| 2.2 模混合的原理与数学推导 | 第31-38页 |
| 2.2.1 磁剪切下的一维频域电磁波传播方程 | 第31-35页 |
| 2.2.2 模混合影响密度剖面测量的原理 | 第35-36页 |
| 2.2.3 二维频率全波方程以及求解 | 第36-38页 |
| 2.3 二维频域全波模型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38-45页 |
| 2.4 章末总结 | 第45-47页 |
| 第3章 热相干散射测量KTX离子温度 | 第47-68页 |
| 3.1 热相干散射测量离子温度原理 | 第48-62页 |
| 3.1.1 散射测量中动力学形状因子S的引入 | 第50-52页 |
| 3.1.2 等离子体中的动力学形状因子S | 第52-55页 |
| 3.1.3 麦克斯韦分布下的S表达式 | 第55-62页 |
| 3.2 波源功率与频率的要求 | 第62-66页 |
| 3.3 章末总结 | 第66-68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