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6-27页 |
2.1 政治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1 政治风险的定义 | 第16-18页 |
2.1.2 政治风险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区位思想 | 第21-22页 |
2.2.3 国内外关于区位选择的研究动态 | 第22-23页 |
2.3 政治风险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4 对华关系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区位分布 | 第27-35页 |
3.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27-30页 |
3.1.1 规模不断壮大 | 第27-28页 |
3.1.2 投资行业相对集中于第三产业 | 第28-29页 |
3.1.3 投资流入地聚集度较高 | 第29页 |
3.1.4 投资的进入模式以海外并购为主 | 第29-30页 |
3.1.5 投资动机多元化 | 第30页 |
3.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 | 第30-32页 |
3.3 我国OFDI的区位选择出现特殊性的原因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第35-40页 |
4.1 政治风险构成与研究假设 | 第35-38页 |
4.1.1 政治风险的构成因素 | 第35-36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6-38页 |
4.2 构建概念模型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东道国政治风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40-55页 |
5.1 样本选择 | 第40-41页 |
5.2 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5.3 模型设定 | 第42-43页 |
5.4 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5.4.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43-44页 |
5.4.2 政治风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 第44-47页 |
5.4.3 对华关系与政治风险的交互项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47-50页 |
5.4.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6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防范对策 | 第55-61页 |
6.1 政府政策层面的政治风险防范对策 | 第55-57页 |
6.2 企业管理角度的政治风险防范对策 | 第57-61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6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