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灾难报道的框架比较分析--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16页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1-12页
        1、研究背景第11页
        2、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解决的问题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5页
        1. 框架分析第12-13页
        2、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第13-14页
        3、灾难报道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页
    (五)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15-16页
二、抽样方法与分类比较第16-23页
    (一)抽样方法第16-19页
        1、个案选取第16页
        2、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6-17页
        3、报道的抽样范围第17-18页
        4、选取新闻报道的方法第18-19页
    (二)分类比较第19-23页
        1、议题设置和议题内容分类第20页
        2、新闻消息来源的分类第20-21页
        3、新闻报道方式的类型第21-22页
        4、报道基调的分类第22-23页
三、《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灾难报道的样本描述第23-37页
    (一)两家报纸关于“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报道议题综述第23-24页
        1、《人民日报》第23页
        2、《新京报》第23-24页
    (二) 新闻报道呈现的主要议题分布情况第24-37页
        1、议题框架分布情况第24-30页
        2. 议题内容分布情况第30-32页
        3、新闻报道消息来源的选择情况第32-34页
        4、新闻报道方式的分布情况第34-35页
        5、新闻体现的报道基调分布情况第35-37页
四、两家媒体的灾难报道框架特点第37-45页
    (一)两家报纸灾难报道新闻框架的相同点第37-41页
        1、议题设置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第37-39页
        2、消息来源偏向使用“政府官员”第39-40页
        3、消息是新闻的主要报道方式第40页
        4、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第40-41页
    (二)两家报纸报道框架的不同点第41-44页
        1、《新京报》更加重视“人情趣味”框架第41-43页
        2.《新京报》消息来源更加多元化第43-44页
        3、《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的报道基调和而不同且各有侧重第44页
    (三)两家报纸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特征第44-45页
        1、《人民日报》: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新闻框架第44-45页
        2、《新京报》市场逻辑主导下的新闻框架第45页
五、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灾难报道的问题与策略第45-61页
    (一)新媒体环境给传统媒体工作者带来的挑战第46-53页
        1、新媒体传播环境对于灾难报道新闻记者的要求第46-47页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共同进行灾难报道第47-51页
        3、中央厨房采编模式第51-53页
    (二)传统纸媒灾难报道的问题与建议第53-61页
        1、重视新闻策划,报道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第53-54页
        2、新旧媒体联动,融合报道新闻第54-55页
        3、加强典型细节报道,创新灾难报道模式第55-56页
        4、增加反思报道,推动灾难报道制度建设第56-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加油站”招摇过市何时休?》创作阐述
下一篇:财经类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研究--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