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

北京市民生综合评价指数编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北京市民生客观评价指数的编制第15-32页
    2.1 民生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15页
    2.2 民生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5-21页
        2.2.1 指标的选取第16-17页
        2.2.2 指标的筛选第17-21页
    2.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民生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21-29页
        2.3.1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介绍第22页
        2.3.2 民生客观评价体系各领域指标层的权重确定第22-29页
    2.4 民生客观评价指数的得分计算第29-32页
第3章 北京市民生主观评价指数的编制第32-53页
    3.1 民生主观评价指标的选择第32-33页
    3.2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第33-34页
    3.3 民生主观评价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第34-35页
    3.4 民生主观评价调查问卷效度检验第35-41页
        3.4.1 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第35页
        3.4.2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第35-41页
    3.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民生主观评价指标研究第41-49页
        3.5.1 结构方程模型的简介第41-42页
        3.5.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2-47页
        3.5.3 民生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47-49页
    3.6 民生主观评价指数的得分计算第49-53页
第4章 北京市民生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与综合分析第53-57页
    4.1 民生综合评价指数的得分第53-54页
    4.2 北京市民生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建议第54-57页
        4.2.1 文化教育综合评价第54页
        4.2.2 医疗健康综合评价第54-55页
        4.2.3 居民生计综合评价第55页
        4.2.4 交通状况综合评价第55-56页
        4.2.5 社会环境综合评价第56-57页
第5章 改善民生的对策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与全行业比较
下一篇:电信用户稳定性识别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