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 薄壳山核桃的概况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薄壳山核桃的概况 | 第15页 |
·薄壳山核桃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引种的过程 | 第15页 |
·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薄壳山核桃苗木生产现状 | 第16-17页 |
2 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7页 |
·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容器规格的选择 | 第18页 |
·基质配方的筛选 | 第18-19页 |
·促进苗木增粗技术的研究 | 第19-21页 |
·赤霉素 | 第19-20页 |
·多效唑 | 第20-21页 |
3 容器苗控根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空气控根技术研究 | 第21页 |
·物理控根技术研究 | 第21-22页 |
·化学控根技术研究 | 第22-23页 |
·铜制剂 | 第22页 |
·锌制剂 | 第22-23页 |
·其他制剂 | 第23页 |
4 胡桃科植物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嫁接成活的原理和愈合过程 | 第23-24页 |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 第24-25页 |
·伤流液 | 第24页 |
·酚类及单宁物质 | 第24页 |
·砧穗的质量 | 第24页 |
·砧穗发育的物候期 | 第24-25页 |
·温度 | 第25页 |
·湿度 | 第25页 |
·嫁接时期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春季枝接 | 第25-26页 |
·夏季芽接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控根技术研究 | 第29-49页 |
1 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方对薄壳山核桃砧木苗生长的影响 | 第30-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不同容器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基质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4-35页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摘心次数对砧木苗增粗的影响 | 第35-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3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GA_3处理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不同浓度pp333溶液叶面喷施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与摘心处理的效果对比 | 第40-4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3 化学控根技术研究 | 第42-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不同控根制剂的控根效果 | 第43-44页 |
·不同制剂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制剂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制剂对叶片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不同化学控根剂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化学控根剂的控根效果 | 第47页 |
·不同化学控根剂对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薄壳山核桃嫁接技术研究 | 第49-59页 |
1 生长季节芽接 | 第49-53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9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测定分析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 | 第50-51页 |
·不同时期嫁接的成活率 | 第51页 |
·不同芽段嫁接成活率 | 第51-52页 |
·不同环境条件嫁接成活率 | 第5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3页 |
2 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 | 第53-5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材料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不同时期嫁接成活率 | 第54页 |
·生长季节不同时期嫁接当年萌发及生长情况 | 第54-55页 |
·不同嫁接时期翌年苗木生长量 | 第55-56页 |
·温度对不同嫁接时期成活率的影响 | 第56-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59页 |
全文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