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分析--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7-1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2.2 研究框架图 | 第19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1.3.1 文献梳理法 | 第19-20页 |
1.3.2 实证分析法 | 第20页 |
1.4 创新点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2.1 智力资本理论 | 第22-26页 |
2.1.1 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 第22-23页 |
2.1.2 智力资本结构的划分 | 第23-24页 |
2.1.3 智力资本的战略资源属性 | 第24-25页 |
2.1.4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2.2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6-27页 |
2.3 企业能力理论 | 第27-28页 |
2.4 知识基础理论 | 第28-30页 |
2.5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2页 |
2.6 简要评价 | 第32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32-34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4-44页 |
3.1 假设的提出 | 第34-39页 |
3.1.1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 第34-35页 |
3.1.2 成长期阶段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 第35-36页 |
3.1.3 成熟期阶段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 第36-38页 |
3.1.4 衰退期阶段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 第38-39页 |
3.2 研究方法的确定与变量度量 | 第39-43页 |
3.2.1 样本选择 | 第39页 |
3.2.2 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 第39-40页 |
3.2.3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第40-41页 |
3.2.4 研究变量度量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 | 第44-53页 |
4.1 数据分析 | 第44-51页 |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4.1.2 成长期企业的数据分析 | 第45-47页 |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5页 |
(2) 模型拟合度的检验 | 第45-46页 |
(3) 路径分析 | 第46-47页 |
4.1.3 成熟期企业的数据分析 | 第47-49页 |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7-48页 |
(2) 模型拟合度的检验 | 第48页 |
(3) 路径分析 | 第48-49页 |
4.1.4 衰退期企业的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9-50页 |
(2) 模型拟合分 | 第50-51页 |
(3) 路径分析 | 第51页 |
4.2 本章小节 | 第51-53页 |
第5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3-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5.3 本文的局限以及未来展望 | 第55-56页 |
5.3.1 局限性 | 第55页 |
5.3.2 未来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