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的运行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锅炉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锅炉系统的热平衡分析 | 第13-18页 |
2.1 热平衡分析 | 第13页 |
2.2 燃气放热量Q | 第13-14页 |
2.3 炉水吸热量Q1 和循环水吸热量Q2 | 第14页 |
2.4 不完全燃烧损失Q3 | 第14-15页 |
2.5 散热损失Q 4 | 第15页 |
2.6 排烟损失Q 5 | 第15-1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锅炉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18-38页 |
3.1 控制系统的选择 | 第18-21页 |
3.1.1 单片机控制系统 | 第18-19页 |
3.1.2 工控机控制系统 | 第19页 |
3.1.3 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 | 第19-20页 |
3.1.4 分析 | 第20-21页 |
3.2 控制系统的功能 | 第21-22页 |
3.3 锅炉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22-28页 |
3.4 锅炉系统结构图 | 第28页 |
3.5 软件设计 | 第28-37页 |
3.5.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29-34页 |
3.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34-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最优过量空气系数α | 第38-43页 |
4.1 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 | 第38-39页 |
4.2 寻找最佳燃烧区 | 第39-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供水温度调节 | 第43-52页 |
5.1 供暖建筑的温度要求及特点 | 第43页 |
5.2 调节原理 | 第43-45页 |
5.2.1 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 | 第43-45页 |
5.2.2 室温调节方法 | 第45页 |
5.2.3 质调节 | 第45页 |
5.3 室外温度预测 | 第45-49页 |
5.3.1 分析 | 第45-46页 |
5.3.2 检验 | 第46-49页 |
5.4 实际应用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锅炉热负荷的调整 | 第52-66页 |
6.1 燃气量调整方案 | 第52-53页 |
6.2 控制算法的选择 | 第53-54页 |
6.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4-62页 |
6.3.1 引言 | 第54-55页 |
6.3.2 精确量的模糊化 | 第55-57页 |
6.3.3 建立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 第57-59页 |
6.3.4 模糊控制器的优化 | 第59-62页 |
6.4 实验分析 | 第62-6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系统调试 | 第66-72页 |
7.1 上位机程序调试 | 第66-69页 |
7.2 下位机调试 | 第69-71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