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子空间分析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身份认证与生物特征识别第13页
        1.1.2 生物特征识别的种类第13-15页
        1.1.3 手背静脉识别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静脉识别中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子空间特征提取方法第18-23页
        1.3.1 基于向量的线性子空间特征提取第19-21页
        1.3.2 基于核技术的子空间特征提取第21页
        1.3.3 基于图像矩阵的子空间特征提取第21-22页
        1.3.4 基于流形学习的子空间特征提取第22-23页
    1.4 识别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第23-25页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5-27页
第2章 手背静脉图像的采集及感兴趣区域的提取第27-35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手背静脉图像的采集第27-28页
    2.3 手背静脉图像感兴趣区域的提取第28-34页
        2.3.1 中值滤波第29页
        2.3.2 图像二值化第29-30页
        2.3.3 边界提取第30页
        2.3.4 手背关节头的定位第30-31页
        2.3.5 感兴趣区域的提取第31-34页
    2.4 实验结果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手背静脉识别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偏最小二乘法第36-39页
        3.2.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思想第36-37页
        3.2.2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数学原理第37-38页
        3.2.3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计算方法第38-39页
    3.3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手背静脉识别第39-43页
        3.3.1 小波变换第40-42页
        3.3.2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第42-43页
        3.3.3 特征匹配第43页
    3.4 实验结果第43-47页
        3.4.1 小波级数的确定第43-44页
        3.4.2 特征预提取第44-45页
        3.4.3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基于广义判别独立成分分析的手背静脉识别第49-65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独立成分分析第49-54页
        4.2.1 独立成分分析的模型及算法第49-52页
        4.2.2 两种不同结构的独立成分分析第52-54页
    4.3 核方法第54-56页
        4.3.1 核方法的基本思想第54-55页
        4.3.2 常用的核函数第55-56页
    4.4 广义判别分析第56-58页
    4.5 基于广义判别独立成分分析的手背静脉识别第58-60页
        4.5.1 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第59-60页
        4.5.2 特征匹配第60页
    4.6 实验结果第60-63页
        4.6.1 独立成分分析阶段特征个数的选择第60-61页
        4.6.2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61-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基于核判别非负矩阵分解的手背静脉识别第65-81页
    5.1 引言第65-66页
    5.2 非负矩阵分解第66-73页
        5.2.1 非负矩阵分解的基本概念第66页
        5.2.2 非负矩阵分解的优化模型及最优性条件第66-68页
        5.2.3 常用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第68-69页
        5.2.4 基于投影梯度的交替非负最小二乘法第69-73页
    5.3 核直接判别分析第73-76页
    5.4 基于核判别非负矩阵分解的手背静脉识别第76-77页
        5.4.1 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第76-77页
        5.4.2 特征匹配第77页
    5.5 实验结果第77-80页
        5.5.1 非负矩阵分解基个数的确定第77-78页
        5.5.2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78-80页
    5.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局部保持投影的手背静脉识别第81-95页
    6.1 引言第81-82页
    6.2 流形学习方法概述第82-85页
        6.2.1 局部线性嵌入第82-83页
        6.2.2 等距映射第83-84页
        6.2.3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第84-85页
    6.3 局部保持投影第85-87页
    6.4 核主成分分析第87-90页
    6.5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局部保持投影的手背静脉识别第90-92页
        6.5.1 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第90-91页
        6.5.2 特征匹配第91-92页
    6.6 实验结果第92-94页
    6.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7章 基于分块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的手背静脉识别第95-109页
    7.1 引言第95-96页
    7.2 基于二维图像矩阵的特征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第96-100页
        7.2.1 二维主成分分析第97-99页
        7.2.2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第99-100页
    7.3 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第100-102页
    7.4 分块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第102-104页
    7.5 基于分块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的手背静脉识别第104-105页
        7.5.1 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第104-105页
        7.5.2 特征匹配第105页
    7.6 实验结果第105-108页
    7.7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09-115页
    8.1 论文工作总结第109-111页
    8.2 本文提出的识别算法性能比较及分析第111-112页
    8.3 未来工作展望第11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硼镁石和硼泥真空热还原硼镁分离研究
下一篇:面向智能监控系统的动态场景建模与目标跟踪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