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看守所检察监督制度的概念、特征 | 第9-12页 |
第一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制度的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特点 | 第9-11页 |
一、 看守检察监督的场所社会关系复杂 | 第9-10页 |
二、 看守所检察监督所涉及的机构关系复杂 | 第10-11页 |
三、 看守所检察监督的职能更为丰富 | 第11页 |
第三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制度的任务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看守所检察监督历史沿革 | 第12-15页 |
第一节 清末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看守所检察监督历史沿革 | 第12页 |
第二节 建国前的看守所检察监督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建国后到至今的看守所检察监督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一、 全国检察机关第一次监所检察工作会议 | 第13页 |
二、 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监所检察工作会议 | 第13-14页 |
三、 全国检察院第三次监所检察工作会议 | 第14页 |
四、 全国检察院第四次监所检察工作会议 | 第14页 |
五、 全国检察院第五次监所检察工作会议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看守所检察监督“五要素” | 第15-22页 |
第一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权:内涵及其正当性 | 第15-17页 |
一、 看守所检查监督权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 看守所检察监督权的正当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的主体及其工作方式 | 第17-18页 |
一、 看守所检察监督的主体 | 第17页 |
二、 看守所检察监督的主体工作方式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制度的客体 | 第18页 |
第四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内容 | 第18-21页 |
一、 收押、出所检察 | 第18-19页 |
二、 羁押期限检察 | 第19-20页 |
三、 监管活动检察 | 第20页 |
四、 刑罚执行活动检察 | 第20-21页 |
五、 办理罪犯再犯案件 | 第21页 |
六、 受理控告、举报、申诉 | 第21页 |
第五节 工作方式:提出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看守所检察监督制度常见实务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 第22-25页 |
第一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主体建设不健全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重实质,轻形式”,“重办案,轻保障”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看守所检察监督不能完全实现全程同步监督 | 第24页 |
第四节 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不受重视 | 第24-25页 |
第五章 看守所检察监督改革的良策 | 第25-28页 |
第一节 完善看守所检察监督主体建设及其工作模式 | 第25页 |
第二节 完善人权保障机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完善看守所检察同步监督建设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完善看守所检察监督工作机制 | 第27-28页 |
第五节 重视看守所检察监督的其他职能 | 第2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