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耐火材料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低碳MgO-C耐火材料基质显微结构的演化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34页
    1.1 前言第8页
    1.2 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8-22页
        1.2.1 碳源的选择与设计第10-14页
        1.2.2 高效抗氧化剂和抗氧化技术的引入第14-16页
        1.2.3 原位生成陶瓷结合相的控制与优化第16-18页
        1.2.4 结合剂次生碳结构的改善第18-22页
    1.3 低碳MgO-C耐火材料用结合剂的热解特征及炭化机制第22-24页
        1.3.1 酚醛树脂第22-23页
        1.3.2 煤焦油沥青第23-24页
    1.4 CVD法制备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第24-29页
        1.4.1 顶部生长机理第25-26页
        1.4.2 底部生长机理第26-27页
        1.4.3 V-L-S生长机理第27-28页
        1.4.4 V-S生长机理第28-29页
    1.5 亚微米/纳米晶须对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第29-32页
        1.5.1 裂纹偏转机制第30-31页
        1.5.2 晶须桥接机制第31页
        1.5.3 晶须拔出机制第31-32页
    1.6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2-34页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2-33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的结构及原位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研究第34-80页
    2.1 前言第34页
    2.2 炭化温度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演化的影响第34-51页
        2.2.1 实验第34-36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36-51页
    2.3 催化剂种类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第51-58页
        2.3.1 实验第51-52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2.4 催化剂掺杂量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第58-62页
        2.4.1 实验第58页
        2.4.2 结果与讨论第58-62页
    2.5 保温时间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的影响第62-66页
        2.5.1 实验第62-63页
        2.5.2 结果与讨论第63-66页
    2.6 炭化气氛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的影响第66-69页
        2.6.1 实验第66页
        2.6.2 结果与讨论第66-69页
    2.7 升温速率对掺杂酚醛树脂热解炭结构的影响第69-73页
        2.7.1 实验第69-70页
        2.7.2 结果与讨论第70-73页
    2.8 催化裂解酚醛树脂制备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研究第73-79页
        2.8.1 碳纳米管成核的热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第73-74页
        2.8.2 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催化剂的相变及状态第74-77页
        2.8.3 催化剂中引入其他元素对析出碳活度的影响第77页
        2.8.4 碳纳米管的生长模型第77-79页
    2.9 小结第79-80页
第三章 抗氧化剂Al与原位生成碳纳米管的界面反应机理研究第80-91页
    3.1 引言第80-81页
    3.2 实验第81-82页
        3.2.1 实验原料第81页
        3.2.2 实验方案设计第81页
        3.2.3 表征方法第81-8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2-89页
        3.3.1 Al-C-O-N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第82-83页
        3.3.2 物相组成第83-84页
        3.3.3 FTIR分析第84页
        3.3.4 显微结构第84-88页
        3.3.5 Al与原位碳纳米管的界面反应模型及碳化铝的生长动力学分析第88-89页
    3.4 小结第89-91页
第四章 低碳MgO-C耐火材料基质中原位碳纳米管的形成及其生长机理研究第91-98页
    4.1 引言第91页
    4.2 实验第91-92页
        4.2.1 实验原料第91-92页
        4.2.2 实验方案设计第92页
        4.2.3 表征方法第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97页
        4.3.1 XRD分析第92-93页
        4.3.2 显微结构第93-96页
        4.3.3 基质中原位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第96-97页
    4.4 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低碳MgO-C耐火材料基质中原位催化生长MgAl_2O_4晶须研究第98-105页
    5.1 引言第98页
    5.2 实验第98-99页
        5.2.1 实验原料第98页
        5.2.2 实验方案设计第98-99页
        5.2.3 表征方法第9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9-104页
        5.3.1 XRD分析第99-100页
        5.3.2 显微结构第100-102页
        5.3.3 Mg-Al-O-C-N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第102-103页
        5.3.4 MgAl_2O_4晶须的生长机理分析第103-104页
    5.4 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Fe改性酚醛树脂结合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第105-120页
    6.1 引言第105页
    6.2 实验第105-107页
        6.2.1 实验原料第105页
        6.2.2 实验方案设计第105-106页
        6.2.3 表征方法第106-10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9页
        6.3.1 物相组成第107-108页
        6.3.2 显微结构第108-112页
        6.3.3 物理性能第112-113页
        6.3.4 力学性能第113-117页
        6.3.5 热震稳定性能第117-118页
        6.3.6 原位碳纳米管对材料的增强增韧模型第118-119页
    6.4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次生碳结构与热震稳定性的相关性第120-133页
    7.1 引言第120页
    7.2 实验第120-121页
        7.2.1 实验原料第120页
        7.2.2 实验方案设计第120-121页
        7.2.3 表征方法第121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21-131页
        7.3.1 次生碳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1-123页
        7.3.2 原位碳纳米管复合低碳MgO-C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第123-124页
        7.3.3 低碳MgO-C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的理论第124-126页
        7.3.4 次生碳结构与热震稳定性的回归分析第126-127页
        7.3.5 次生碳结构与热震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分析第127-131页
    7.4 小结第131-13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3-136页
    8.1 全文总结论第133-134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34-135页
    8.3 展望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0页
硕博连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0-152页
硕博连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摘要第154-159页
    中文摘要第155-157页
    Abstract第157-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CEI及ARB对人血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下一篇:超快冷工艺生产高纲级管线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