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时频电磁法探测古潜山内幕油气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古潜山油气藏勘探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1 研究目标第12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时频电磁法基础第14-20页
    2.1 时频电磁法的提出第14页
    2.2 时频电磁法的工作方法第14-15页
    2.3 时频电磁场理论第15-19页
        2.3.1 时间域电磁场及全区视电阻率第16-17页
        2.3.2 频率域电磁场及视电阻率第17-18页
        2.3.3 复电阻率的计算第18-19页
    2.4 时频电磁数据处理方法第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古潜山油气藏综合概况概述第20-24页
    3.1 古潜山油气藏勘探进展及研究现状第20-22页
        3.1.1 古潜山的概念第20页
        3.1.2 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进展以及研究现状第20-21页
        3.1.3 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及前景第21-22页
    3.2 古潜山油气藏的特点第22-23页
    3.3 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新模式第23页
    3.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4章 潜山内幕岩芯测试分析第24-34页
    4.1 油气藏激发极化机理以及油气藏异常模式第24-26页
        4.1.1 油气藏激发极化机理第24-25页
        4.1.2 油气藏异常模式第25-26页
    4.2 岩石频散特性的理论基础第26-27页
    4.3 潜山内幕岩芯的频散特性实验及分析第27-32页
        4.3.1 潜山内幕岩芯的频散特性实验第28页
        4.3.2 潜山内幕岩芯的频散特性实验分析第28-31页
        4.3.3 岩芯复频特性极化异常提取分析第31-32页
    4.4 结论与认识第32-33页
    4.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5章 时频电磁方法潜山模型理论模拟研究第34-41页
    5.1 模型的建立与异常的判断标准第34-36页
        5.1.1 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5.1.2 异常判断标准第35-36页
    5.2 探测潜山内幕的可行性第36-39页
        5.2.1 不同构造位置的目标第36-37页
        5.2.2 不同大小的目标第37-38页
        5.2.3 不同含油饱和度的目标第38-39页
    5.3 结论与认识第39-40页
    5.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6章 潜山时频电磁试验及分析第41-48页
    6.1 试验测区的基本情况第41-42页
    6.2 时频电磁资料的处理第42-44页
        6.2.1 频率域数据处理第42-43页
        6.2.2 时间域数据处理第43-44页
        6.2.3 电阻率参数处理第44页
        6.2.4 激发极化参数处理第44页
        6.2.5 综合参数处理和综合解释第44页
    6.3 时频电磁探测古潜山内幕油气的试验第44-47页
        6.3.1 实测油田区异常特征第44-46页
        6.3.2 实测古潜山异常特征第46-47页
    6.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50页
致谢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震巨型滑坡滑带碎裂岩体微细观分析及静动力破损机制研究--以安县大光包滑坡为例
下一篇:淋巴细胞钾通道在应激引起的神经免疫调节变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