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放射性元素论文--铀论文

桂西南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对比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第9-12页
    1.2 研究内容及解决问题第12页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第13-1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0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14页
    2.2 区域地层第14-18页
    2.3 区域构造第18-19页
    2.4 区域岩浆岩第19页
    2.5 区域铀矿化特征第19-20页
第3章 大新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第20-38页
    3.1 大新矿床地质特征第20-23页
    3.2 大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23-37页
    3.3 大新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第37-38页
第4章 巴江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第38-51页
    4.1 巴江矿床地质特征第38-42页
    4.2 巴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42-50页
    4.3 巴江矿床成矿模式第50-51页
第5章 普井屯矿点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第51-65页
    5.1 普井屯矿点地质特征第51-54页
    5.2 普井屯矿点地球化学特征第54-63页
    5.3 普井屯矿点成矿模式第63-65页
第6章 雷屯矿点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第65-79页
    6.1 雷屯矿点地质特征第65-68页
    6.2 雷屯矿点地球化学特征第68-78页
    6.3 雷屯矿点成矿模式第78-79页
第7章 矿床(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第79-83页
    7.1 地质特征对比第79-80页
    7.2 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第80页
    7.3 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第80-81页
    7.4 碳氧同位素特征第81-82页
    7.5 形成环境对比第82-83页
第8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第83-85页
    8.1 区域成矿条件第83-84页
    8.2 区域成矿模式第84页
    8.3 找矿潜力分析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文峰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信息处理
下一篇:373铀矿床有机质与铀成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