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法在海南省上安乡热矿水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1页 |
2 激发极化法概述 | 第11-13页 |
2.1 激发极化法找水理论 | 第11-12页 |
2.2 激发极化法找水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第12页 |
2.3 激电仪器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3.1 交通位置情况 | 第13-14页 |
3.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第14页 |
3.3 研究区以往工作概况 | 第14-15页 |
3.3.1 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 第14页 |
3.3.2 以往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4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 第15-20页 |
4.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7页 |
4.1.1 地层 | 第15页 |
4.1.2 侵入岩 | 第15-16页 |
4.1.3 地质构造 | 第16-17页 |
4.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17-18页 |
4.2.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页 |
4.2.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18页 |
4.3 研究区地热地质概况 | 第18-19页 |
4.4 地球物理特征 | 第19-20页 |
5 工作方法技术与质量评述 | 第20-27页 |
5.1 物探工作区范围选择依据 | 第20页 |
5.2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 第20-24页 |
5.2.1 工作安排及布置 | 第20-23页 |
5.2.2 电极距和供电时间的选择 | 第23页 |
5.2.3 物探线布设 | 第23页 |
5.2.4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5.2.5 资料综合整理工作 | 第24页 |
5.3 激电测量技术方法及质量评述 | 第24-26页 |
5.4 野外物探数据采集工作质量评述 | 第26页 |
5.5 室内资料整理质量评述 | 第26-27页 |
6 物探资料的综合分析解释与推断 | 第27-36页 |
6.1 激电中梯视电阻率ρs 异常解释推断 | 第27-32页 |
6.1.1 激电中梯视电阻率ρs 异常描述 | 第27-32页 |
6.1.2 激电中梯视电阻率ρs 异常推断解释 | 第32页 |
6.2 激电中梯视极化率ηs 异常解释推断 | 第32页 |
6.3 激电测深异常解释推断 | 第32-36页 |
7 激发极化法工作成果与工程验证 | 第36-39页 |
7.1 激发极化法工作成果 | 第36-38页 |
7.2 工程验证 | 第38-39页 |
8 激发极化法应用情况对比及结论 | 第39-50页 |
8.1 应用情况对比 | 第39-48页 |
8.1.1 七差矿区激发极化法工作情况 | 第39-41页 |
8.1.2 七差矿区综合分析解释与推断 | 第41-47页 |
8.1.3 对比 | 第47-48页 |
8.2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