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挑战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定位技术概述 | 第16-27页 |
2.1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6-19页 |
2.1.1 UWSN 组成结构 | 第16-17页 |
2.1.2 AUV 组成结构 | 第17-18页 |
2.1.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分类 | 第19-20页 |
2.3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 第20-22页 |
2.4 典型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 第22-26页 |
2.4.1 基于智能浮标的定位算法 | 第22-23页 |
2.4.2 基于投影的定位系统 | 第23页 |
2.4.3 ALS(Area-based Localization Scheme) | 第23-24页 |
2.4.4 SLMP(Scalable Localization scheme with Mobility Prediction) | 第24-25页 |
2.4.5 基于 AUV 的定位算法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信标节点筛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 第27-3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LASBN 算法 | 第27-31页 |
3.2.1 算法描述 | 第28-30页 |
3.2.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0-31页 |
3.3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31-34页 |
3.3.1 仿真实验环境 | 第31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 AUV 协助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 第35-48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AAL 算法 | 第36-39页 |
4.2.1 系统假设 | 第36页 |
4.2.2 未知节点定位精确度公式 | 第36-37页 |
4.2.3 AAL 算法执行步骤 | 第37-38页 |
4.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8-39页 |
4.3 AAL 定位误差数学分析 | 第39-41页 |
4.4 仿真结果及实验分析 | 第41-46页 |
4.4.1 算法比较 | 第42页 |
4.4.2 AUV 的数量及通信半径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3 环境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面向水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原型系统 | 第48-60页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49页 |
5.2 系统硬件模块 | 第49-50页 |
5.3 系统功能模块 | 第50-57页 |
5.3.1 网络拓扑控制 | 第50-52页 |
5.3.2 系统的定位功能 | 第52-55页 |
5.3.3 后台管理软件 | 第55-57页 |
5.4 串口通信设计 | 第57页 |
5.5 系统测试 | 第57-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6-67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