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

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流场组织结构研究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9页
    1.1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概述第17-21页
        1.1.1 应用背景第17-18页
        1.1.2 SWBLI主要形式和典型结构第18-21页
    1.2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研究进展第21-34页
        1.2.1 SWBLI经典理论及模型第21-26页
        1.2.2 SWBLI动态特性研究进展第26-31页
        1.2.3 SWBLI侧壁三维效应研究进展第31-32页
        1.2.4 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研究进展第32-34页
    1.3 SWBLI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34-36页
        1.3.1 可压缩湍流数值模拟概述第34-35页
        1.3.2 SWBLI问题数值模拟研究第35-3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6-39页
第二章 实验设置与数值模拟方法第39-62页
    2.1 实验设备及设置第39-42页
        2.1.1 风洞设备与实验件设计第39-41页
        2.1.2 非接触光学观测第41-42页
    2.2 数值模拟方法第42-61页
        2.2.1 可压缩湍流DNS数值模拟方法第43-49页
        2.2.2 非定常来流湍流边界层生成第49-53页
        2.2.3 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理论参数估计第53-57页
        2.2.4 可压缩湍流LES数值模拟第57-60页
        2.2.5 计算资源介绍第60-61页
    2.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实验观测及数值模拟研究第62-89页
    3.1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实验观测第62-65页
        3.1.1 实验设置及湍流边界层生成第62页
        3.1.2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实验观测第62-65页
    3.2 湍流边界层DNS数值模拟第65-68页
        3.2.1 算例设置及网格划分第65-66页
        3.2.2 DNS数值模拟结果第66-68页
    3.3 湍流边界层组织结构及尺度特征第68-77页
        3.3.1 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展示第68-70页
        3.3.2 湍流边界层结构尺度特征第70-73页
        3.3.3 湍流边界层条件统计分析第73-75页
        3.3.4 湍流边界层时-空相关结构第75-77页
    3.4 湍流边界层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分析第77-88页
        3.4.1 拉格朗日拟序结构提取分析第77-86页
        3.4.2 湍流边界层典型拉格朗日拟序结构第86-88页
    3.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统计特性分析第89-111页
    4.1 SWBLI数值模拟及实验设置第89-91页
        4.1.1 SWBLI数值模拟第89-91页
    4.2 SWBLI时均流场结构分析第91-102页
        4.2.1 SWBLI流场波系结构分析第91-97页
        4.2.2 SWBLI时均分离流场分析第97-99页
        4.2.3 SWBLI流场自由干扰特性第99-102页
    4.3 SWBLI雷诺应力分布与动量平衡分析第102-105页
        4.3.1 SWBLI流场雷诺应力分布第102-103页
        4.3.2 SWBLI流场动量平衡分析第103-105页
    4.4 SWBLI低频不稳定特征第105-110页
        4.4.1 低频不稳定性问题分析第105-107页
        4.4.2 数值模拟设置第107-110页
    4.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五章 激波/边界层干扰三维组织结构分析第111-136页
    5.1 SWBLI流场瞬态组织结构实验观测第111-113页
    5.2 瞬态SWBLI流场结构DNS数值模拟研究第113-122页
        5.2.1 算例设置第113-115页
        5.2.2 SWBLI流场瞬态组织形式第115-119页
        5.2.3 激波与SWBLI流场大尺度分离结构相互作用第119-122页
    5.3 SWBLI流场分离流结构尺度分析第122-132页
        5.3.1 SWBLI流场时间序列提取第122-124页
        5.3.2 SWBLI流场条件平均结构及尺度分析第124-128页
        5.3.3 SWBLI流场时-空相关性分析第128-132页
    5.4 SWBLI流场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分析第132-134页
    5.5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六章 激波/边界层干扰侧壁三维效应第136-161页
    6.1 算例设置第136-140页
        6.1.1 控制体设置与网格划分第136-138页
        6.1.2 数值方法与边界条件第138-140页
    6.2 中心对称面SWBLI流场结构第140-144页
    6.3 干扰区三维组织结构第144-151页
        6.3.1 三维分离流场结构第144-146页
        6.3.2 三维激波系结构第146-149页
        6.3.3 激波后掠效应对核心流尺度的限制第149-151页
    6.4 三维分离流结构成因分析第151-157页
        6.4.1 准-锥形流分布第151-155页
        6.4.2 拐角附近的波系反射第155-157页
    6.5 侧壁效应物理模型分析第157-160页
    6.6 本章小结第160-161页
第七章 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结构控制研究第161-179页
    7.1 SWBLI流场结构控制方案第161-165页
        7.1.1 SWBLI控制方式及装置选择第161-162页
        7.1.2 实验设置第162-163页
        7.1.3 数值模拟设置第163-165页
    7.2 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诱导效应分析第165-174页
        7.2.1 micro-ramp诱导结构特征第165-170页
        7.2.2 湍流边界层底层流体收集与再分布效应第170-174页
    7.3 基于边界层拟序结构调整的SWBLI流场控制第174-178页
        7.3.1 SWBLI流向结构控制效果第174-178页
    7.4 本章小结第178-17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79-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97-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永生化及其鉴定
下一篇:精氨酸水平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