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 第11-13页 |
1.2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1 光谱研究 | 第13页 |
1.2.2 结合位点与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13-14页 |
1.2.3 结合距离的确定 | 第14-15页 |
1.2.4 药物小分子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第15页 |
1.2.5 分子模拟对接技术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8,2-S环鸟苷与HSA的相互作用 | 第17-29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7-18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17-18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8-27页 |
2.3.1 实验条件优化 | 第18页 |
2.3.2 电化学方法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3 紫外光谱的研究 | 第19页 |
2.3.4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5 荧光猝灭机理 | 第20-21页 |
2.3.6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第21-23页 |
2.3.7 作用力类型 | 第23页 |
2.3.8 能量转移理论 | 第23-24页 |
2.3.9 8,2-S环鸟苷对HSA构象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10 分子模拟对接 | 第26-27页 |
2.4 结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5-甲基-2'-脱氧胞苷与HSA的相互作用 | 第29-39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3.3.1 实验条件优化 | 第30页 |
3.3.2 紫外光谱的研究 | 第30-31页 |
3.3.3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31页 |
3.3.4 荧光猝灭机理 | 第31-33页 |
3.3.5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第33-34页 |
3.3.6 作用力类型 | 第34-35页 |
3.3.7 能量转移理论 | 第35页 |
3.3.8 5-甲基-2'-脱氧胞苷对HSA构象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9 分子模拟对接 | 第37-38页 |
3.4 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1,4-二羟基2甲酰基-9,10-蒽醌缩对甲氧基苯基氨基硫脲与HSA的相互作用 | 第39-4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4.3.1 实验条件优化 | 第40页 |
4.3.2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40-41页 |
4.3.3 荧光猝灭机理 | 第41-42页 |
4.3.4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第42页 |
4.3.5 作用力类型 | 第42-43页 |
4.3.6 能量转移理论 | 第43-44页 |
4.3.7 EN对HSA构象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8 分子模拟对接 | 第45-46页 |
4.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1,4-二羟基2甲酰基-9,10-蒽醌缩水杨酰腙与HSA的相互作用 | 第47-5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5.3.1 实验条件优化 | 第48页 |
5.3.2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48-49页 |
5.3.3 荧光猝灭机理 | 第49-50页 |
5.3.4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第50-51页 |
5.3.5 作用力类型 | 第51页 |
5.3.6 能量转移理论 | 第51-52页 |
5.3.7 ENH对HSA构象的影响 | 第52-54页 |
5.3.8 分子模拟对接 | 第54-55页 |
5.4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