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中国旅游化水平及格局演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研究创新与特色第17-18页
2 旅游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第18-26页
    2.1 旅游化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乡村旅游化第18页
        2.1.2 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第18-20页
        2.1.3 旅游化概念界定第20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6页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22页
        2.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第22-25页
        2.2.3 小结第25-26页
3 旅游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6-30页
    3.1 旅游地理学理论第26-28页
        3.1.1 旅游系统理论第26页
        3.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26-28页
    3.2 经济地理学理论第28-30页
        3.2.1 空间组织理论第28页
        3.2.2 核心-边缘理论第28页
        3.2.3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28-29页
        3.2.4 增长极理论第29-30页
4 旅游化水平评价方法与结果第30-43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0-33页
        4.1.1 指标选取原则第30-31页
        4.1.2 评价指标确定第31-33页
    4.2 研究区间选择及原始数据收集第33-34页
        4.2.1 研究区间选择第33-34页
        4.2.2 数据来源第34页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4-39页
        4.3.1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4-37页
        4.3.2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7-38页
        4.3.3 指标最终综合权重确定第38-39页
    4.4 计量结果第39-43页
        4.4.1 中国旅游化水平计量结果第39-40页
        4.4.2 省域旅游化水平计量结果第40-43页
5 旅游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第43-62页
    5.1 总体旅游化水平时间变化趋势第43-45页
    5.2 省域旅游化水平时间变化趋势分析第45-53页
        5.2.1 各省市区旅游化水平均逐步提升,但增幅差别较大第46-49页
        5.2.2 北京、上海单极优势明显第49-50页
        5.2.3 旅游化水平位序格局变化显著第50-53页
    5.3 中国旅游化水平空间变化趋势分析第53-62页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3-54页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4-56页
        5.3.3 空间聚类分析第56-62页
6 促进中国旅游化进程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2-65页
    6.1 努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62页
    6.2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62-63页
    6.3 深化政府主导,准确定位未来第63页
    6.4 抓住机遇,发挥特殊事件的正向作用第63-64页
    6.5 打破行政界线,加强区域合作第64-65页
7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65-68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65-66页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2000-2010年非洲耕地时空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