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生物教材栏目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中学生物教材栏目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我国中学生物教材栏目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 生物教材 | 第14页 |
2.2 生物教材栏目 | 第14页 |
2.3 生物教材栏目编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三、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各栏目的认知 | 第16-2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3.2 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结构和特点 | 第16-17页 |
3.2.1 教材的结构 | 第16页 |
3.2.2 教材的特点 | 第16-17页 |
3.3 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栏目的分类及功能 | 第17页 |
3.4 各栏目在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分布状况 | 第17-21页 |
四、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各栏目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1-4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4.2 生物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第21-25页 |
4.3 栏目使用率高的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4.3.1 "问题探讨"栏目 | 第25-26页 |
4.3.2 "资料分析"栏目 | 第26-27页 |
4.3.3 "思考与讨论"栏目 | 第27-28页 |
4.3.4 "旁栏思考题"栏目 | 第28页 |
4.3.5 "技能训练"栏目 | 第28-29页 |
4.3.6 "实验""探究"栏目 | 第29-30页 |
4.3.7 "与生活的联系"栏目 | 第30-31页 |
4.3.8 "与社会的联系"栏目 | 第31页 |
4.3.9 "资料搜集与分析"栏目 | 第31-32页 |
4.3.10 "练习"栏目 | 第32-33页 |
4.3.11 "自我检测"栏目 | 第33-34页 |
4.4 栏目使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4.4.1 "本节聚焦"栏目 | 第34-35页 |
4.4.2 "相关信息"栏目 | 第35-36页 |
4.4.3 "知识链接"栏目 | 第36-37页 |
4.4.4 "模型建构"栏目 | 第37页 |
4.4.5 "课外制作"栏目 | 第37-38页 |
4.4.6 "想象空间"、"批判性思维"栏目 | 第38-39页 |
4.4.7 "学科交叉"栏目 | 第39-40页 |
4.4.8 "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 | 第40-41页 |
4.4.9 "本章小结"栏目 | 第41-42页 |
4.5 栏目使用情况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 第42-46页 |
4.5.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第42页 |
4.5.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第42-44页 |
4.5.3 调查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五、提高各栏目使用效率的建议及实施策略的探讨 | 第46-50页 |
5.1 针对教师的建议 | 第46-47页 |
5.1.1 生物老师要牢固确立新课程标准理念 | 第46页 |
5.1.2 克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坚持走新课改的道路 | 第46-47页 |
5.1.3 提高对栏目的认知,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应用栏目 | 第47页 |
5.2 提高栏目的使用率的策略探讨 | 第47-50页 |
5.2.1 将栏目的使用确立在学案中 | 第47-48页 |
5.2.2 对栏目的内容进行更新及再创造 | 第48-49页 |
5.2.3 将栏目活动应用到研究性学习中 | 第49-50页 |
六、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