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修纂研究(1907~1930)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言 | 第9-13页 |
0.1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0.2 本论文选题基本内容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1页 |
0.3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 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修纂的背景 | 第13-23页 |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边疆危机 | 第13-14页 |
1.2 东北边疆史志修纂高潮 | 第14-23页 |
2 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的修纂 | 第23-42页 |
2.1 组织机构 | 第23-26页 |
2.2 修纂人员 | 第26-30页 |
2.3 经费来源 | 第30-35页 |
2.4 运作过程 | 第35-37页 |
2.5 主要成果 | 第37-42页 |
3 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修纂的主要特点 | 第42-51页 |
3.1 修纂观念的改变 | 第42-45页 |
3.2 修纂体例的创新 | 第45-47页 |
3.3 修纂人员教育背景的变化 | 第47-51页 |
4 对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修纂的评价 | 第51-57页 |
4.1 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的史料价值 | 第51-56页 |
4.2 科学认识清末民初奉天地方志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