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天文之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0.1 论文缘起 | 第8-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0.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 北宋初期的天文活动概况 | 第15-20页 |
1.1 官方天文活动概况 | 第15-17页 |
1.2 民间天文活动概况 | 第17-20页 |
2 北宋初期天文禁令 | 第20-26页 |
2.1 禁习诏令 | 第20-21页 |
2.2 搜书焚书 | 第21-22页 |
2.3 信息保密 | 第22-23页 |
2.4 人身限制 | 第23-24页 |
2.5 搜索惩处 | 第24-26页 |
3 天文之禁与北宋初期皇权政治的关系 | 第26-36页 |
3.1 北宋初期的天文机构设置 | 第26-29页 |
3.1.1 司天监与翰林天文院 | 第26-27页 |
3.1.2 天文人才的选拔任用 | 第27-29页 |
3.2 天文之禁对北宋皇权政治的作用 | 第29-36页 |
3.2.1 天文星占对皇权的支撑 | 第29-33页 |
3.2.2 天文星占对皇权的限制 | 第33-36页 |
4 北宋初期天文之禁的影响探究 | 第36-42页 |
4.1 皇权正统形象得以树立 | 第36-37页 |
4.2 政权和社会趋于稳定 | 第37-38页 |
4.3 天文科技平稳发展 | 第38页 |
4.4 天文伎术官地位提高 | 第38-40页 |
4.5 天文信息造假作伪现象严重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