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7-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际组织主要约定以及我国的主要法律法规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特许权使用费内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海关征税的内涵 | 第14页 |
三、知识经济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特许权使用费与海关征税的关系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特许权使用费税收征管的一般性原则 | 第17-19页 |
一、特许权使用费海关征税的理由与条件 | 第17页 |
二、国外主要海关关于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有关规定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特许权使用费的征税体系 | 第19-22页 |
一、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路径 | 第19-20页 |
二、特许权使用费税收的计税方式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特许权使用费对海关税收征管的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一、特许权使用费对海关征税制度的冲击 | 第22页 |
二、特许权使用费对税收额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特许权使用费海关税收征管中面临的挑战 | 第24-35页 |
第一节 课税主体引发的征税挑战 | 第24-27页 |
一、企业对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认识误区 | 第24-25页 |
二、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因 | 第25-26页 |
三、征纳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难题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规则缺失引发的税收征管失位 | 第27-31页 |
一、海关缺乏对应税特许权使用费发现的手段 | 第27页 |
二、传统估价方法难以适用 | 第27-28页 |
三、操作细则须进一步制定完善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执法统一偏差破坏税收公平 | 第31-35页 |
一、相关概念理解差异造成的执法偏差 | 第31-34页 |
二、利益诉求引发的执法不统一现象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海关与税务部门之间对特许权使用费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 第35-36页 |
一、税收管辖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35-36页 |
二、税收管辖权冲突的直接危害 | 第36页 |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36-37页 |
一、政策法规之间的不协调 | 第36-37页 |
二、两种对外付汇渠道 | 第37页 |
三、企业利益的驱动 | 第37页 |
第三节 特许权使用费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37-42页 |
一、特许权使用费税收利益相关者图谱 | 第37-38页 |
二、选择纳税对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得失分析 | 第38-41页 |
三、选择纳税反作用于企业的风险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海关特许权使用费征税机制的对策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建立协调机制的现实意义 | 第42-43页 |
一、信息共享有助于海关发现特许权使用费的存在 | 第42页 |
二、政府部门间协调有助于职能建设的完善 | 第42-43页 |
三、非政府组织力量有助于提升海关税收征管能力 | 第43页 |
第二节 建立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协同政府理念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建立协调机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 第44-46页 |
一、协调机制的主体构成 | 第44-45页 |
二、协调机制对接的条件 | 第45页 |
三、协调机制的基本内容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建立协调机制的实践与展望 | 第46-48页 |
一、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 | 第46-47页 |
二、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 | 第47页 |
三、目前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