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病毒性肝炎论文

复方芪术汤联合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作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前言第7-9页
临床研究第9-1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1页
        1.1 研究对象第9页
            1.1.1 入选标准第9页
            1.1.2 排除标准第9页
        1.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检测方法第9-10页
            1.2.2 治疗方案第10页
            1.2.3 评价指标第10页
            1.2.4 安全性及耐药性评价第10页
        1.3 统计学分析第10-11页
    2 结果第11-18页
        2.1 实验完成情况及安全性指标观察第11页
        2.2 患者基线情况第11-14页
        2.3 疗程中HBeAg变化情况第14-15页
        2.4 52周时疗效观察第15页
        2.5 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第15-18页
讨论第18-28页
    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第18-23页
        1.1 病原学第18页
        1.2 HBeAg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预测作用第18页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第18-20页
            1.3.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第19页
            1.3.2 T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第19页
            1.3.3 免疫调节性T细胞第19页
            1.3.4 HBV病毒变异第19-20页
            1.3.5 HBeAg第20页
        1.4 诊断及抗病毒指征第20页
        1.5 慢性乙型肝炎常用抗病毒治疗药物第20-23页
            1.5.1 干扰素第20-21页
            1.5.2 核苷(酸)类似物第21-22页
            1.5.3 替比夫定第22-23页
    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认识第23-24页
        2.1 慢乙肝的中医病名第23页
        2.2 病因病机第23页
        2.3 中医辨治第23-24页
        2.4 中医药治疗优势第24页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24页
    3 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及组方原理第24-26页
    4 研究结果分析第26-27页
        4.1 疗程中HBeAg变化情况第26页
        4.2 对患者肝功能和HBV DNA的影响第26页
        4.3 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第26-27页
        4.4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27页
    5 结论第27-28页
问题与展望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3页
课题相关综述第33-40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已发表文章第40-41页
中英文单词对照表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铃虫蛹滞育的糖代谢相关基因研究
下一篇:树木间相互作用对热带森林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