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2-21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4页
    二、研究述评第14-18页
        (一)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综述第15页
        (二)主旋律电影功能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研究综述第17-18页
    三、研究设计第18-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页
        (三)研究创新第19-21页
第一章 主旋律电影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解析第21-43页
    一、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第21-29页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第21-25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第25-29页
    二、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第29-34页
        (一)对象的同一性第30-31页
        (二)目标的一致性第31-33页
        (三)功能的互动性第33-34页
    三、理论基础第34-43页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第35-38页
        (二)影视传播学理论第38-39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第39-43页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构成第43-65页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划分依据第43-53页
        (一)依据作用领域划分第43-47页
        (二)依据作用对象划分第47-49页
        (三)依据作用层次划分第49-52页
        (四)依据具体类型划分第52-53页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要素厘定第53-59页
        (一)认知导向功能第53-54页
        (二)培育开发功能第54-55页
        (三)调节控制功能第55-56页
        (四)凝聚整合功能第56-57页
        (五)维护稳定功能第57-58页
        (六)保障发展功能第58-59页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关系分析第59-65页
        (一)横向考量第60-61页
        (二)纵向分析第61-65页
第三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第65-91页
    一、主旋律电影的萌芽阶段(1930-1949):左翼电影掀开端第65-70页
        (一)背景和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镜像呈现第65-68页
        (二)特征和意义:针对性、阶段性、局域性及其价值生成第68-70页
    二、主旋律电影的初创阶段(1949-1966):“十七年”电影露锋芒第70-75页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镜像呈现第70-73页
        (二)特征和意义:过渡性、曲折性及其价值生成第73-75页
    三、主旋律电影的曲折阶段(1966-1976):“文革”电影历坎坷第75-79页
        (一)背景和内容:“文化大革命”及其镜像呈现第75-78页
        (二)特征和意义:单一性、集中性、泛革命性及其价值生成第78-79页
    四、主旋律电影的改革发展阶段(1976 至今):新时期电影抒发展第79-86页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及其镜像呈现第79-84页
        (二)特征和意义:多样性、体系性、人本性及其价值生成第84-86页
    五、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演进的历史进程第86-88页
        (一)功能内容上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换第86-87页
        (二)功能结构上由“零散性”向“系统性”转换第87页
        (三)功能价值上由“阶级性”向“人本性”转换第87-88页
    六、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经验总结第88-91页
        (一)需要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作为决定因素第88-89页
        (二)需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主要动力第89页
        (三)需要以广大受众对象的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依据第89-91页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表征第91-110页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整体成就第91-98页
        (一)形成相对完备的电影创作及功能传播体系第91-94页
        (二)成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手段第94-95页
        (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第95-98页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内部循环问题第98-104页
        (一)“主旋律”定位笼统,功能失准第98-100页
        (二)“主旋律”理解含混,功能失当第100-102页
        (三)“主旋律”表达掺假,功能失真第102-103页
        (四)“主旋律”接受不良,功能失灵第103-104页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第104-110页
        (一)社会思潮的侵蚀第105-107页
        (二)社会分层的阻滞第107-108页
        (三)其他外部的冲击第108-110页
第五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延展突破第110-131页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念选择第110-114页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第110-112页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第112-114页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的基本原则第114-122页
        (一)突出人文性,兼顾科学性第114-116页
        (二)突出主导性,兼顾多元性第116-118页
        (三)突出教育性,兼顾艺术性第118-120页
        (四)突出内涵性,兼顾效益性第120-122页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的模型设计第122-131页
        (一)“三角循环”模型第122-127页
        (二)“网状互动”模型第127-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7页
后记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修复地下水氮污染的活性介质作用特性研究
下一篇:骨化三醇对晚期糖基终末产物诱导的NRK52E细胞EMT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