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反腐新闻中的官民话语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价值第9-11页
        1.2.1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2 研究价值第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理论依据第13-16页
        1.4.1 话语分析理论第13-14页
        1.4.2 框架分析理论第14页
        1.4.3 网络政治学理论第14-16页
2 令计划贪腐案的话语文本抽样第16-20页
    2.1 个案选取及依据第16页
    2.2 官方话语——《人民日报》报道第16-17页
        2.2.1 选取依据第16-17页
        2.2.2 样本选取第17页
    2.3 民间话语——天涯社区主题帖第17-20页
        2.3.1 选取依据第17-18页
        2.3.2 样本选取第18-20页
3 令计划贪腐案中的话语分析第20-28页
    3.1 宏观角度:恩特曼议题框架分析第20-24页
        3.1.1 问题界定第20-22页
        3.1.2 原因分析第22-24页
    3.2 微观角度:隐喻使用第24-28页
4 反腐新闻中官民话语阐释的一致性第28-35页
    4.1 令计划的贪腐形象呈现第28-32页
    4.2 政府的反腐形象宣传第32-35页
5 反腐新闻中官民话语表述的差异性第35-41页
    5.1 官方话语的表达第35-37页
        5.1.1 以虚代实,引导舆论第35-37页
        5.1.2 “正面”宣传,转正形象第37页
    5.2 民间话语的表达第37-41页
        5.2.1 戏谑的语言第37-38页
        5.2.2 多元的解读第38-41页
6 我国反腐新闻的困境与建议第41-45页
    6.1 反腐新闻的困境第41-42页
        6.1.1 被动的“宣传”式报道第41页
        6.1.2 前后矛盾中的“真相”缺位第41-42页
        6.1.3 身份定位下的“两难全”第42页
    6.2 反腐新闻的建议第42-45页
        6.2.1 回归新闻本位第42-43页
        6.2.2 平衡报道第43页
        6.2.3 加强多方合作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他汀类药物对巨噬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通路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中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突起生长以及转录因子NFATc4/3表达改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