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3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3 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基本理论第15-23页
    2.1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相关概念和特征第15-17页
        2.1.1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相关概念第15-16页
        2.1.2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特征第16-17页
    2.2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事由第17-23页
        2.2.1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7-21页
        2.2.2 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免责事由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30页
    3.1 我国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第23-24页
        3.1.1 《侵权责任法》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规定第23-24页
        3.1.2 相关司法解释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规定第24页
    3.2 我国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3.2.1 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过窄第24-25页
        3.2.2 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规定不明确第25页
        3.2.3“相应的”补充责任含义模糊第25-26页
        3.2.4 安全保障义务人追偿权的立法必要性存在争议第26-28页
        3.2.5 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在诉讼程序中相关制度简陋第28-30页
第4章 域外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立法的经验借鉴第30-35页
    4.1 域外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的立法经验第30-33页
        4.1.1 大陆法系第30-32页
        4.1.2 英美法系第32-33页
    4.2 域外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立法经验启示第33-35页
        4.2.1 赋予安全保障义务人追偿权第33页
        4.2.2 适当扩大我国安全保障义务主体范围第33页
        4.2.3 增强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过错的考察第33-35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立法建议第35-45页
    5.1 适当扩大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第35-36页
        5.1.1 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主体包含私人场所管理者第35页
        5.1.2 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主体包含先行为义务人第35-36页
    5.2 明确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第36-37页
        5.2.1 严格法定标准第36页
        5.2.2 确立理性人标准第36-37页
    5.3 明确“相应的”补充责任相关争议问题第37-40页
        5.3.1 明确“相应的”补充责任内涵第37-38页
        5.3.2 明确“相应的”补充责任判断的具体参考因素第38-39页
        5.3.3 明确“相应的”补充责任承担份额第39-40页
    5.4 增设追偿权制度第40-42页
        5.4.1 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人享有追偿权第40-41页
        5.4.2 明确追偿权的行使规则第41-42页
    5.5 改进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在诉讼程序中的相关制度第42-45页
        5.5.1 明确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第42页
        5.5.2 改良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第42-43页
        5.5.3 改善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追究规则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人CD45抗体哺乳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下一篇:考虑稀释效应的永久经理期权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