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橡胶制品论文--轮胎论文

积水路面轮胎抓着性能仿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轮胎有限元建模及验证第18-46页
    2.1 轮胎有限元建模总体策略第18-19页
    2.2 轮胎有限元建模第19-26页
        2.2.1 光面及纵向沟槽轮胎建模第19-22页
        2.2.2 复杂花纹轮胎建模第22-26页
    2.3 橡胶及骨架材料本构模型第26-30页
        2.3.1 橡胶超弹性第26-28页
        2.3.2 橡胶粘弹性及阻尼第28-29页
        2.3.3 橡胶-帘线复合材料模型第29-30页
    2.4 轮胎有限元模型验证第30-40页
        2.4.1 静力学特性仿真及试验验证第31-36页
        2.4.2 稳态力学特性仿真及试验验证第36-38页
        2.4.3 高频瞬态特性仿真及试验验证第38-40页
    2.5 轮胎有限元模型修正第40页
    2.6 摩擦子程序的开发第40-45页
        2.6.1 橡胶摩擦特性试验第40-41页
        2.6.2 摩擦试验数据分析第41-43页
        2.6.3 摩擦模型开发第43-45页
    2.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流固耦合建模及验证第46-76页
    3.1 轮胎-路面积水耦合模拟算法第46-49页
        3.1.1 ABAQUS流固耦合解决方案第46-48页
        3.1.2 CEL方法原理第48-49页
    3.2 轮胎-路面积水耦合建模第49-54页
        3.2.1 水流状态方程第49-50页
        3.2.2 轮胎滚动模型第50-52页
        3.2.3 流体运动模型第52-53页
        3.2.4 两种模型对比第53-54页
    3.3 流固耦合仿真第54-62页
        3.3.1 仿真方法及设定第54-57页
        3.3.2 水流变化第57-59页
        3.3.3 轮胎接地面积变化第59-60页
        3.3.4 轮胎接地区域水膜压力变化第60-62页
    3.4 流固耦合模型的可靠性验证第62-67页
        3.4.1 临界滑水速度理论模型第62-66页
        3.4.2 临界滑水速度经验模型第66-67页
    3.5 行驶工况对轮胎湿抓着性能的影响第67-71页
        3.5.1 水膜厚度的影响第67-69页
        3.5.2 充气压力的影响第69-70页
        3.5.3 车轮负载的影响第70-71页
    3.6 轮胎设计参数对湿抓着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3.6.1 花纹结构的影响第71-73页
        3.6.2 胎面胶料的影响第73-74页
    3.7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计及ABS控制的制动过程等效离散仿真分析第76-90页
    4.1 汽车制动基本理论第76-79页
        4.1.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状况第76-78页
        4.1.2 ABS作用原理第78-79页
    4.2 制动有限元仿真方法第79-82页
        4.2.1 制动过程的等效离散第79-80页
        4.2.2 制动距离计算第80-82页
    4.3 仿真设置第82-83页
    4.4 仿真结果及验证第83-89页
        4.4.1 摩擦能变化率可视化第83-85页
        4.4.2 制动距离的求解第85-87页
        4.4.3 车辆湿地制动试验第87-88页
        4.4.4 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及误差分析第88-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轮胎制动性能预估模型第90-100页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第90-91页
    5.2 试验设计方案的选取第91-92页
        5.2.1 均匀设计的优势第91页
        5.2.2 均匀设计方案流程第91-92页
    5.3 均匀设计试验模型第92-95页
        5.3.1 均匀试验设计第92-94页
        5.3.2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第94-95页
    5.4 多元回归分析决策过程第95-98页
        5.4.1 回归方程的建立第95-97页
        5.4.2 回归方程的验证第97-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6.1 全文总结第100-101页
    6.2 研究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HIV/AIDS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一篇: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以蒙牛并购君乐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