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1 观测站点 | 第17页 |
2.2 监测仪器 | 第17-20页 |
2.2.1 颗粒物在线分析仪 | 第17-18页 |
2.2.2 在线离子色谱 | 第18页 |
2.2.3 在线OC/EC分析仪 | 第18-19页 |
2.2.4 痕量气体分析仪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 第20-33页 |
3.1 二氧化硫(SO_2) | 第20-22页 |
3.2 二氧化氮(NO_2) | 第22-25页 |
3.3 可吸入颗粒物(PM10) | 第25-26页 |
3.4 臭氧(O_3) | 第26-28页 |
3.5 一氧化碳(CO) | 第28-29页 |
3.6 细颗粒物(PM_(2.5)) | 第29-32页 |
3.7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杭州市大气PM_(2.5)化学组成及二次离子污染特征 | 第33-39页 |
4.1 杭州市空气质量及主要二次离子特征 | 第33-36页 |
4.2 典型天气PM_(2.5)中二次离子及主要组分构成状况 | 第36-38页 |
4.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区域空气污染传输对杭州市PM_(2.5)二次离子的影响 | 第39-54页 |
5.1 研究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概况 | 第39-47页 |
5.1.1 卫星遥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污染物柱浓度 | 第39-42页 |
5.1.2 中国近地面主要污染物浓度 | 第42-43页 |
5.1.3 异常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43-47页 |
5.2 区域污染传输对杭州市PM_(2.5)中二次离子的影响 | 第47-53页 |
5.2.1 杭州风玫瑰图及风速频率分布 | 第47-48页 |
5.2.2 PSCF解析区域污染输送对PM_(2.5)中二次离子的影响 | 第48-53页 |
5.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7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1 作者简历 | 第63页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