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的提升研究--以常熟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 国内关于大学生村官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国外关于大学生村官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第14页
        (三) 自然观察和系统分析法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第15页
    五、本文特色与研究困难第15-16页
第一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历程与背景第16-23页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个发展阶段第16-19页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6-17页
        (二) 自发探索阶段第17页
        (三) 全面实验阶段第17-18页
        (四) 全国推广阶段第18-19页
    二、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第19-23页
        (一) 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第19-20页
        (二) 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20-21页
        (三) 培养基层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需要第21页
        (四)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第21-23页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现状调查:以常熟市为重点第23-42页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第23-27页
        (一) 给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活力,使基层工作后继有人第23-24页
        (二)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第24页
        (三) 提升了农村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第24-25页
        (四) 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第25-27页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总体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第27-31页
        (一) 大学生村官遭遇融入困难,“下不去”第27-29页
        (二) 大学生村官群体流失严重,“待不住”第29页
        (三) 大学生村官缺乏必要培训,“干不好”第29-30页
        (四) 大学生村官面临发展瓶颈,“流不动”第30-31页
    三、常熟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调查报告第31-42页
        (一) 常熟市基本概况第31-32页
        (二) 常熟市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情况第32-35页
        (三) 常熟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调研结果分析第35-42页
第三章 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偏低的影响因素及根源第42-54页
    一、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的因素第42-47页
        (一) 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尴尬,管理机制混乱第42-43页
        (二) 保障激励措施不足,待遇偏低第43-44页
        (三) 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培训机制不完善第44-45页
        (四) 大学生村官自身对基层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足第45-47页
    二、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偏低的根源第47-54页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冲突第47-48页
        (二)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身的缺陷第48-49页
        (三) 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偏差第49-51页
        (四)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影响第51-54页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的途径第54-69页
    一、健全法律法规,实现角色合法化和选拔科学化第54-57页
        (一) 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54-55页
        (二) 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相关条例,明确法律权利及义务第55-56页
        (三) 完善选聘管理机制,坚持本地为主原则第56页
        (四) 根据地方需求,精选重点院校大学生村官第56-57页
    二、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第57-62页
        (一) 严格落实现有待遇政策,建立长效薪酬增长机制第57-58页
        (二) 健全建立帮扶机制和培训机制第58-60页
        (三) 因地制宜,加大创业支撑力度第60-61页
        (四)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第61-62页
    三、准确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第62-69页
        (一) 大学生村官在村务管理中既是“配角”又是“主角”第63页
        (二) 大学生村官既是“学生”,又是“先生”第63-64页
        (三) 大学生村官要做好“村官”,先要做好“村民”第64-65页
        (四) 社会各界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给予充分支持第65-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一) 大学生村官工作调查问卷第72-75页
附录(二) 村干部调查访谈提纲第75页
附录(三) 村民调查访谈提纲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村病的荟萃分析
下一篇:嗜酸性粒细胞对鼻息肉复发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