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角下泽口灌区运行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页 |
2.2 集体行动的一般理论 | 第16-17页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7-18页 |
2.4 社会治理理论 | 第18-20页 |
3 泽口灌区运行管理现状 | 第20-26页 |
3.1 灌区工程运行总体状况 | 第20页 |
3.2 灌区运行管理组织及体制 | 第20-22页 |
3.3 灌区运行管理制度 | 第22-23页 |
3.4 灌区运行管理资金状况 | 第23-25页 |
3.5 灌区信息化建设情况 | 第25-26页 |
4 泽口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5页 |
4.1 管理体制僵化 | 第26-30页 |
4.2 管护主体不明确 | 第30-31页 |
4.3 运行管理资金短缺 | 第31-33页 |
4.4 农民用水协会作用有限 | 第33-34页 |
4.5 节水改造推行困难 | 第34-35页 |
5 泽口灌区运行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35-38页 |
5.1 创新运行管理模式 | 第35页 |
5.2 通过产权改革推动管养分离 | 第35-36页 |
5.3 加强用水协会建设,实行用水户参与管理 | 第36页 |
5.4 深化灌溉水价改革 | 第36-37页 |
5.5 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体系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