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国防军事管理法令论文

防空识别区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防空识别区的发展和现状第9-14页
    一、防空识别区的产生与发展第9-10页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现状第10-12页
        (一)美国、加拿大的实践第10-11页
        (二)日本、韩国的实践第11-12页
    三、防空识别区存在的问题第12-14页
        (一)国际法依据不明确,各国各自为政第12页
        (二)无统一标准和规则,管理混乱第12-13页
        (三)缺少解决争端的法律和机构第13-14页
第二章 防空识别区的概念和争论第14-26页
    一、防空识别区的概念第14-16页
    二、防空识别区与相关法律概念第16-19页
        (一)领空第16-17页
        (二)禁飞区第17页
        (三)飞行情报区第17-18页
        (四)专属经济区第18-19页
    三、对防空识别区的理论争议第19-22页
        (一)支持派观点第19-22页
        (二)反对派观点第22页
    四、防空识别区的特点第22-24页
        (一)划设防空识别区的行为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第23页
        (二)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的单方行为第23页
        (三)划设防空识别区是出于防御目的第23-24页
        (四)沿海国在防空识别区内有权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第24页
    五、防空识别区的制度价值第24-26页
        (一)防空识别区是维护国防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第25页
        (二)划设防空识别区能够增加战略预警时间第25页
        (三)防空识别区提供了空防缓冲区域,以便进行危机管理第25-26页
第三章 防空识别区的法律地位探析第26-34页
    一、设立防空识别区的法律依据第26-28页
        (一)国内法角度第26-27页
        (二)国际法角度第27-28页
    二、防空识别区适用的国际法原则第28-30页
        (一)飞越自由原则第28-29页
        (二)适当顾及原则第29页
        (三)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第29-30页
        (四)善意合理原则第30页
    三、防空识别区的法律地位第30-31页
    四、沿海国在本国防空识别区内享有的法律权利第31-34页
        (一)信息获取权第32-33页
        (二)识别和查证权第33页
        (三)驱离权第33-34页
第四章 防空识别区的法律机制之构建第34-43页
    一、防空识别区的国际法律机制的构建第35-38页
        (一)制定国际公约,纳入国际法范围第36-37页
        (二)建立双边沟通机制,及时处理摩擦和冲突第37页
        (三)建立国际机构,处理各国间的争议和冲突第37-38页
    二、中国对于防空识别区的实践第38-40页
        (一)立场与实践第38-39页
        (二)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实践中的问题第39-40页
    三、中国防空识别区法律机制的构建第40-43页
        (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配套法律制度第41-42页
        (二)充分研究和论证,逐步完善我国防空识别区体系第42-43页
        (三)加强沟通,建立突发情况的处理机制第43页
总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件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1种威海常见海藻附着密度与附着基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共识性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