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哲学思考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 1.选题依据 | 第9页 |
| 2.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 2.比较综合法 | 第13-14页 |
| 3.理论抽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第14页 |
|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论文结构 | 第14页 |
| 2.创新点 | 第14-15页 |
| 一、休闲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第15-22页 |
| (一)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 | 第15-17页 |
| 1.自由时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5-16页 |
| 2.自由时间的增加是人类建立自由王国的根本条件 | 第16页 |
| 3.自由时间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 | 第16-17页 |
| (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7-21页 |
|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17-19页 |
| 2.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思考 | 第19-21页 |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时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 1.充足的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 第21页 |
| 2.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时间的价值追求 | 第21-22页 |
| 二、休闲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逻辑关系分析 | 第22-29页 |
| (一)休闲教育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5页 |
| 1.休闲 | 第22-23页 |
| 2.休闲教育 | 第23-24页 |
| 3.大学生的休闲教育 | 第24-25页 |
| (二)休闲教育中的几对逻辑关系分析 | 第25-29页 |
| 1.休闲教育中的主客观因素 | 第25-26页 |
| 2.休闲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 第26-29页 |
|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37页 |
|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 | 第29-32页 |
| 1.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特点 | 第29-30页 |
| 2.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现状 | 第32-34页 |
| 1.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特点 | 第32页 |
| 2.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 1.社会环境的影响,功利性倾向严重 | 第34页 |
| 2.学校休闲教育缺失,重视程度不够 | 第34-35页 |
| 3.大学生对休闲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 第35-37页 |
| 四、优化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对策 | 第37-47页 |
| (一)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目标 | 第37-38页 |
| 1.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初级目标 | 第37页 |
| 2.大学生休闲教育的高级目标 | 第37-38页 |
|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原则 | 第38-40页 |
| 1.科学性原则 | 第38-39页 |
| 2.整体性原则 | 第39页 |
| 3.开放性原则 | 第39页 |
| 4.实践性原则 | 第39-40页 |
|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四位一体”实现路径 | 第40-47页 |
| 1.社会休闲教育 | 第40-42页 |
| 2.学校休闲教育 | 第42-44页 |
| 3.家庭休闲教育 | 第44-45页 |
| 4.大学生自我休闲教育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