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1 引言 | 第16-34页 |
1.1 研究背景和进展 | 第16-31页 |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7-21页 |
1.1.2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21-23页 |
1.1.3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 | 第23-25页 |
1.1.4 干旱胁迫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1.1.5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生产力分级 | 第26-28页 |
1.1.6 土壤干旱程度及持续时间对复水后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28-29页 |
1.1.7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1.1.8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第3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33-3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3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2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34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34-37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38-41页 |
2.4.1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的测量 | 第38-39页 |
2.4.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量 | 第39-40页 |
2.4.3 光谱特征参数的测量 | 第40-41页 |
2.4.4 酶活性指标的测量 | 第41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91页 |
3.1 金银花对连续多级土壤水分梯度的光合生理响应 | 第42-61页 |
3.1.1 金银花对连续多级土壤水分梯度的光合生理响应机理 | 第42-58页 |
3.1.2 金银花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生产力分级 | 第58-61页 |
3.2 金银花对重度土壤干旱各水分阈值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光合生理响应 | 第61-72页 |
3.2.1 金银花对重度土壤干旱各水分阈值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光合生理响应机理 | 第61-69页 |
3.2.2 金银花在重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的水分阈值及其分级 | 第69-72页 |
3.3 金银花复水后光合生理对重度土壤各水分阈值干旱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 | 第72-91页 |
3.3.1 金银花复水后光合生理对重度土壤干旱各水分阈值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机理 | 第72-84页 |
3.3.2 重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影响金银花复水后光合作用恢复性的水分阈值及其分级 | 第84-87页 |
3.3.3 金银花对干旱——复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连续变化的光合生理响应 | 第87-91页 |
4 讨论 | 第91-106页 |
4.1 金银花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光合生理响应特征及土壤水分有效性分级 | 第91-100页 |
4.2 金银花对重度土壤干旱的光合生理响应特征及水分阈值分级 | 第100-101页 |
4.3 金银花复水后光合生理对重度土壤干旱的响应特征及水分阈值分级 | 第101-104页 |
4.4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104-106页 |
4.4.1 缺乏大田试验研究 | 第104-105页 |
4.4.2 重度干旱胁迫下不同水分阈值持续胁迫时间的界定有待验证 | 第105页 |
4.4.3 需要补充一些试验指标和测试树种 | 第105-106页 |
5 结论 | 第106-108页 |
5.1 金银花对连续多级土壤水分梯度的光合生理响应 | 第106页 |
5.2 金银花对重度土壤干旱各水分阈值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光合生理响应 | 第106-107页 |
5.3 金银花复水后光合生理对重度土壤各水分阈值干旱及其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7页 |
附录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