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适用于超宽带信号的多核稀疏字典构造及应用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超宽带技术概述第13-15页
        1.1.1 超宽带的定义第13-14页
        1.1.2 超宽带的特点与应用第14-15页
    1.2 压缩感知理论简介第15-16页
    1.3 信号的稀疏表示和压缩感知在超宽带信道估计中的应用第16-17页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安排第17-19页
        1.4.1 研究目标第17页
        1.4.2 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超宽带关键技术与压缩感知理论第19-36页
    2.1 超宽带关键技术第19-28页
        2.1.1 超宽带的实现方式第19-20页
        2.1.2 超宽带发射机第20-25页
        2.1.3 超宽带信道模型第25-27页
        2.1.4 超宽带接收机第27-28页
    2.2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第28-34页
        2.2.1 压缩感知理论的框架第28-30页
        2.2.2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30-31页
        2.2.3 观测矩阵的建立第31页
        2.2.4 信号的重构算法第31-32页
        2.2.5 压缩感知理论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第32-34页
    2.3 广义采样理论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适用于超宽带信号的多核稀疏字典的构造第36-49页
    3.1 稀疏字典模型第36-38页
        3.1.1 时域稀疏字典第36页
        3.1.2 多径分集稀疏字典第36页
        3.1.3 特征向量稀疏字典第36-38页
    3.2 稀疏字典的构造第38页
    3.3 多核稀疏字典第38-40页
    3.4 仿真第40-48页
        3.4.1 相关系数介绍第41页
        3.4.2 OMP算法介绍第41-42页
        3.4.3 仿真参数设置和结果分析第42-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多核稀疏字典在超宽带信道估计中的应用第49-57页
    4.1 系统模型第49-50页
    4.2 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信道估计第50-52页
    4.3 性能分析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总结第57-58页
    5.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菜鸟物流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
下一篇:应力对Ti-1300合金相变和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