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历史文化名人类选文的人文价值取向研究--以鲁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现实意义第15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五、概念界定第15-18页
        (一)历史文化名人第15-16页
        (二)小学语文教材第16页
        (三)人文价值取向第16-18页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历史文化名人类选文的基本情况第18-26页
    一、各学段选文的人文价值取向情况描述第18-26页
        (一)第一学段(1~2 年级)第18-19页
        (二)第二学段(3~4 年级)第19-23页
        (三)第三学段(5 年级)第23-26页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人类选文人文价值取向的主要表现第26-31页
    一、选文适宜的数量,满足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第26-27页
    二、选文突出爱国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27页
    三、选文以正面教育为主,展现人物完美人格第27-28页
    四、选文广泛取材,易于充实学生的人文底蕴第28-29页
    五、选文呈现多样的精神品质,丰富了学生情感追求第29-31页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人类选文体现人文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一、文化基础稍显薄弱第31-32页
        (一)教材内容的展现方式未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第31页
        (二)中华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不突出,不利于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第31页
        (三)选文富有的与科学精神相关的知识面略显狭窄第31-32页
        (四)是非关系类文章困乏,阻碍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第32页
    二、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能力略有不足第32-33页
        (一)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实践方法不足第32-33页
        (二)选文饱含的民族精神不够丰富第33页
    三、失衡的性别比例难以健全学生的人格第33-35页
第四章 产生人文价值取向存在偏失的原因第35-37页
    一、社会大背景下不良价值观的误导第35页
    二、对教材编写原则贯彻不充分第35-36页
    三、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于重视化第36-37页
第五章 完善小学语文教材历史文化名人类选文人文价值取向的建议第37-43页
    一、对新教材选编的建议第37-39页
        (一)强化教材与学生心理机制的有效衔接,突出学生主体性第37页
        (二)更加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第37-38页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多民族文化精神第38页
        (四)取其精华,充分挖掘历史上丰富的科学精神第38-39页
        (五)增加女性人物,完善学生的认知第39页
    二、对教师解读教材的建议第39-42页
        (一)弘扬道德文明,加强价值取向的引导第39页
        (二)激发学生主动性,增强自我体验第39-40页
        (三)适当地拓展人物简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第40页
        (四)遵照课标妥善处理选、略读课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40-41页
        (五)平等的看待教材中和教材外的人物,健全学生人格特征第41页
        (六)独具慧眼,发挥教材的美育功能第41-42页
    三、对学校开拓组织实施各类课程的建议第42-43页
        (一)充实校本课程,适当扩大科普知识范围第42页
        (二)建立健全安全防御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第42页
        (三)致力于在校内外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情境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作者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增持股票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氮磷钾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影响及光合和养分积累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