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概述 | 第9-13页 |
1.1.1 病原学 | 第9-10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0页 |
1.1.3 致病机理 | 第10-12页 |
1.1.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2页 |
1.1.5 诊断 | 第12-13页 |
1.2 (p)ppGpp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RelA/Spot调控(p)ppGpp的代谢 | 第13-14页 |
1.2.2 (p)ppGpp对细菌生理机能影响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菌株、质粒、细胞及实验动物 | 第17页 |
2.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1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5页 |
2.2.1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18页 |
2.2.2 重组转移质粒构建及转化 | 第18-21页 |
2.2.3 接合转移和缺失株筛选 | 第21-22页 |
2.2.4 缺失株遗传稳定性鉴定 | 第22页 |
2.2.5 缺失株增殖能力和平台期存活能力测定 | 第22页 |
2.2.6 不同氨基酸影响缺失株生长特性试验 | 第22页 |
2.2.7 氟苯尼考影响对数期缺失株形成持留菌能力试验 | 第22页 |
2.2.8 突变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 | 第22-23页 |
2.2.9 PAM吞噬试验 | 第23页 |
2.2.10 缺失株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 | 第23-24页 |
2.2.11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32页 |
3.1 重组质粒pEMOC2-relAS-kan-relAX的构建 | 第25-26页 |
3.2 缺失株S8△relA筛选和鉴定 | 第26页 |
3.3 缺失株S8△relA的遗传稳定性 | 第26-27页 |
3.4 缺失株S8△relA体外增殖能力测定 | 第27页 |
3.5 平台期营养限制环境影响缺失株S8△relA存活能力试验 | 第27-28页 |
3.6 不同氨基酸影响缺失株S8△relA增殖特性试验 | 第28页 |
3.7 氟苯尼考影响缺失株S8△relA持留性试验 | 第28-29页 |
3.8 缺失株S8△relA生物被膜形成试验 | 第29-30页 |
3.9 PAM吞噬试验 | 第30页 |
3.10 缺失株S8△relA的LD50测定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6页 |
4.1 缺失株S8△relA的构建 | 第32-33页 |
4.2 应对营养胁迫,APP的(p)ppGpp的作用 | 第33-34页 |
4.3 应对抗生素杀菌压力,APP的(p)ppGpp的作用 | 第34页 |
4.4 (p)ppGpp影响APP致病性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