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抑郁青少年趋近—回避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趋近—回避行为 | 第10-14页 |
1.2 阈下抑郁 | 第14-15页 |
1.3 阈下抑郁与趋近-回避行为的关系 | 第15-16页 |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2 实验一:外显趋近—回避行为特征分析 | 第17-2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0-22页 |
3 实验二:内隐趋近—回避行为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4 实验三:内隐趋近-回避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 | 第26-29页 |
4.1 引言 | 第2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5 讨论 | 第29-32页 |
5.1 阈下抑郁被试外显趋近—回避行为特征 | 第29-30页 |
5.2 阈下抑郁被试内隐趋近—回避行为特征 | 第30-31页 |
5.3 内隐趋近—回避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 | 第31-32页 |
6 结果与结论 | 第32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文献综述 抑郁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 | 第39-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