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1.2.1 土壤中的镉 | 第18页 |
1.2.2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 第18-20页 |
1.2.3 镉在土壤中的形态 | 第20-21页 |
1.2.4 影响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 第21-23页 |
1.2.5 农田土壤镉污染的修复 | 第23-2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 | 第27-3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及采样点布设 | 第27-28页 |
2.1.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1.3 土壤污染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2.2.1 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 | 第30-32页 |
2.2.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2-34页 |
2.2.3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农田总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 第34-35页 |
2.3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田块尺度下重金属在日光温室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 第36-4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3.1.1 采样日光温室概况及采样点布设 | 第36-37页 |
3.1.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 第37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3.2.1 土壤重金属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3.2.2 样品的数据统计 | 第39-40页 |
3.2.3 土壤重金属变异函数 | 第40-41页 |
3.2.4 数据的空间插值 | 第41-44页 |
3.2.5 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3.3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不同品种生菜对日光温室土壤镉的吸收比较 | 第46-53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4.1.1 试验地概况 | 第46页 |
4.1.2 田间试验的布置 | 第46-47页 |
4.1.3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第47页 |
4.1.4 样品的测定 | 第47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2.1 不同品种生菜单株生物量比较 | 第48页 |
4.2.2 不同品种蔬菜镉浓度比较 | 第48-49页 |
4.2.3 不同品种生菜地上部单株镉累积量 | 第49-50页 |
4.2.4 不同品种生菜镉累积差异原因分析 | 第50-52页 |
4.3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镉胁迫下生菜根系分泌物的变化 | 第53-60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5页 |
5.1.1 生菜培养方式 | 第53-54页 |
5.1.2 根系分泌溶液的获得 | 第54页 |
5.1.3 根系分泌量的测定 | 第54页 |
5.1.4 根系分泌物种类测定 | 第54页 |
5.1.5 根系分泌物浸提土壤镉能力的测定 | 第54-5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5.2.1 四种生菜根系分泌量的变化 | 第55页 |
5.2.2 四种生菜根系分泌物种类的变化 | 第55-57页 |
5.2.3 四种生菜根系分泌物浸提土壤Cd | 第57-58页 |
5.2.4 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5.3 结论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生菜地上部镉吸收规律及与铁、锰、铜、锌、钙、镁吸收的关系 | 第60-70页 |
6.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6.1.1 试验地和试验材料 | 第61页 |
6.1.2 田间试验方法 | 第61-62页 |
6.1.3 样品前处理及Cd的测定 | 第62页 |
6.1.4 数据分析 | 第62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6.2.1 生菜生长状况 | 第62-63页 |
6.2.2 镉累积状况 | 第63-67页 |
6.2.3 矿质元素浓度 | 第67-69页 |
6.2.4 生菜镉与其他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 第69页 |
6.3 结论 | 第69-70页 |
第七章 调亏灌溉对日光温室土壤红菾菜吸收镉的影响 | 第70-79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70-73页 |
7.1.1 试验地概况 | 第70-71页 |
7.1.2 田间试验布置 | 第71页 |
7.1.3 叶绿素的测定 | 第71页 |
7.1.4 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 第71-72页 |
7.1.5 产量的测定 | 第72页 |
7.1.6 红菾菜样品镉的测定 | 第72页 |
7.1.7 镉富集能力指标 | 第72页 |
7.1.8 数据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7页 |
7.2.1 调亏灌溉对红菾菜生长的影响 | 第73-74页 |
7.2.2 调亏灌溉对红菾菜镉吸收的影响 | 第74-76页 |
7.2.3 红菾菜镉富集能力 | 第76-77页 |
7.3 结论 | 第77-79页 |
第八章 不同阻控措施对日光温室土壤生菜吸收镉的影响 | 第79-91页 |
8.1 材料和方法 | 第79-81页 |
8.1.1 试验地概况 | 第79-80页 |
8.1.2 试验处理 | 第80页 |
8.1.3 生菜的栽培 | 第80-81页 |
8.1.4 叶绿素、株高的测定 | 第81页 |
8.1.5 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 第81页 |
8.1.6 样品镉的测定 | 第81页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81-89页 |
8.2.1 各处理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第81-85页 |
8.2.2 各处理对生菜镉吸收的影响 | 第85-89页 |
8.3 结论 | 第89-91页 |
第九章 总结 | 第91-95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91-93页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3页 |
9.3 问题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8页 |
附录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