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山区不同林分类型水文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1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18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2 地形地势 | 第15页 |
2.3 水文条件 | 第15-16页 |
2.4 气候 | 第16页 |
2.5 土壤状况 | 第16页 |
2.6 植被 | 第16-17页 |
2.7 森林资源现状 | 第17-18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3.2.1 标准地的选择与基本情况调查 | 第18-19页 |
3.2.2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测定 | 第19-20页 |
3.2.3 土壤层水文效应测定 | 第20-21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4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 | 第22-30页 |
4.1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生物量 | 第22-23页 |
4.2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 第23-30页 |
4.2.1 各林分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 | 第23-24页 |
4.2.2 各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 第24-27页 |
4.2.3 各林分枯落物层的吸水速率 | 第27-28页 |
4.2.4 各林分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 第28-30页 |
5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 第30-36页 |
5.1 各林分土壤层的物理性质 | 第30-32页 |
5.2 各林分土壤持水能力分析 | 第32-34页 |
5.3 各林分土壤层的渗透性 | 第34-3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6.1 结论 | 第36-37页 |
6.2 讨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