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矿体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23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2.2 地质构造 | 第15-16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6-18页 |
2.4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18-19页 |
2.5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2页 |
2.5.1 地表水系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 第19-20页 |
2.5.2 地下水赋存状况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 第20-22页 |
2.6 矿区地质灾害 | 第22-23页 |
第3章 矿区采矿方法介绍 | 第23-30页 |
3.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简介 | 第23-24页 |
3.2 采场布置与采准切割 | 第24-26页 |
3.3 顶板厚度的确定 | 第26-28页 |
3.4 采矿方法确定原则及技术参数 | 第28-30页 |
第4章 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30-62页 |
4.1 FLAC3D软件的基本介绍 | 第30-34页 |
4.1.1 FLAC3D软件的基本特点 | 第30-31页 |
4.1.2 FLAC3D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4.1.3 FLAC3D的不足 | 第31-34页 |
4.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34-39页 |
4.2.1 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选取 | 第34-38页 |
4.2.2 计算方案 | 第38-39页 |
4.3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分析 | 第39-61页 |
4.3.1 计算区域位移分析 | 第39-50页 |
4.3.2 计算区域应力分析 | 第50-55页 |
4.3.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5-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