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关于倦怠的研究 | 第12-17页 |
2.1.1 倦怠概念的由来 | 第12-13页 |
2.1.2 学习倦怠的概念 | 第13-15页 |
2.1.3 学习倦怠的构成和测量 | 第15-16页 |
2.1.4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2.2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9-20页 |
3 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 | 第20-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3.2 方法 | 第20-21页 |
3.2.1 被试 | 第20页 |
3.2.2 问卷编制程序 | 第20-2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3.3.1 项目分析 | 第21-22页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2-26页 |
3.3.3 信度检验 | 第26-27页 |
3.3.4 效度检验 | 第27-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4 高中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第30-56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4.2 方法 | 第30-31页 |
4.2.1 被试 | 第30页 |
4.2.2 材料 | 第30-31页 |
4.2.3 程序 | 第3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4.3.1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情况 | 第31-40页 |
4.3.2 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情况 | 第40-44页 |
4.3.3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44-47页 |
4.4 讨论 | 第47-55页 |
4.4.1 关于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研究 | 第47-51页 |
4.4.2 关于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1-54页 |
4.4.3 关于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54-55页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论 | 第56-57页 |
5.2 创新之处 | 第57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问卷一(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 | 第62-64页 |
问卷二(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初测问卷) | 第64-67页 |
问卷三(高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正式问卷)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