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VOIP的基本原理和移动VOIP | 第16-40页 |
·VoIP传输过程 | 第17-19页 |
·信令协议 | 第19-23页 |
·H.323协议 | 第19-21页 |
·SIP协议 | 第21-23页 |
·传输协议 | 第23-29页 |
·互联网协议(IP) | 第23-25页 |
·TCP协议和UDP协议 | 第25-26页 |
·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控制协议(RTCP) | 第26-29页 |
·实时传输协议(RTP) | 第27-29页 |
·RTCP协议 | 第29页 |
·IEEE802.11协议 | 第29-31页 |
·语音编解码器 | 第31-34页 |
·移动VoIP中影响语音质量的因素 | 第34-35页 |
·语音质量的测试方法 | 第35-38页 |
·主观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客观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丢包恢复技术 | 第40-60页 |
·网络丢包分析 | 第40-43页 |
·网络丢包原因 | 第40-41页 |
·丢包恢复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丢包恢复技术 | 第43-49页 |
·低比特冗余编码 | 第43-44页 |
·交织技术 | 第44-46页 |
·多描述编码方法(MDC) | 第46页 |
·前向纠错技术 | 第46-49页 |
·自适应调整前向纠能力的方法 | 第49-56页 |
·问题的引出 | 第50-52页 |
·自适应前向纠错技术 | 第52-56页 |
·算法仿真 | 第56-58页 |
·突发丢帧个数预测 | 第56-58页 |
·时延分析 | 第58页 |
·MOS值测试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丢包隐藏技术 | 第60-86页 |
·丢包隐藏技术 | 第60-64页 |
·基于语音编码参数的丢包隐藏技术 | 第60-62页 |
·基于波形域的丢包隐藏技术 | 第62-64页 |
·现有的时域尺度修改技术 | 第64-69页 |
·PSOLA基音同步叠加技术 | 第64-65页 |
·波形相似叠加法 | 第65-69页 |
·带有增益控制的波形相似叠加算法(GWSOLA) | 第69-81页 |
·问题的引出 | 第69-71页 |
·带有增益控制的波形相似叠加算法 | 第71-76页 |
·应用GWSOLA算法的丢包隐藏技术 | 第76-81页 |
·算法仿真 | 第81-85页 |
·仿真环境 | 第81页 |
·仿真效果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发送端速率自适应算法 | 第86-111页 |
·时延和抖动 | 第86-91页 |
·抖动缓存技术 | 第91-95页 |
·发送端速率自适应调整算法 | 第95-104页 |
·无线网络的MAC层工作方式 | 第95-101页 |
·发送端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 | 第101-104页 |
·算法仿真 | 第104-110页 |
·网络拓扑 | 第104-105页 |
·仿真结果 | 第105-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总结 | 第111-112页 |
·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5页 |